上期《陈仓新美》栏目,我们以“走县区看新景”为主题,刊发了一组描写凤县新景观、新变化的稿件,引起了良好的反响。其实,在西府大地的各个县区中,还有很多新的、美的变化。本期,就让我们继续走、继续看,在周原故土——岐山探寻新的变化。
农家游园思周礼
在去凤鸣镇八角庙村之前,就听说村里有一个漂亮的文化广场,因此,一路上我都怀着好奇。汽车在乡间的柏油路上奔走,两边是收割后的麦田,田里新播的玉米已经抽苗。时值盛夏,周原的天空,烈日似火,地上因着一棵棵树木细碎而稠密的叶子却是一片阴凉。人和车行走在这一片绿水一样沁凉的浓荫中,就像鱼儿游在水中,凉爽而惬意。
汽车停在八角庙村的时候,我还在回味一路的景色。但一下车,瞬间就惊叹于眼前的景色了!作为一个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的人,这些年,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我看到了一个个村庄的变化。这些变化在八角庙村集中体现在村里的文化广场之中。它不仅超出了我的以往所见,也超出了我一路上对它的想象。
这个年9月建成,投资万元,总面积达13亩的文化广场就像一个美丽的花园。周原作为周王朝肇基之地,很早就成为一块繁衍生息的沃土,周文化仿佛一种基因,默默地渗入了人们的血脉之中,大到婚嫁、丧葬,小到日常的吃穿住用。这个文化广场的建设也展现了周文化的遗风和熏染,这种深厚的文化底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一经借用它就成为灵心与巧思的源泉,昔日的柴火场摇身一变就成了一幅浓墨重彩的画卷。
八角亭,古朴典雅,朱红的亭柱、灵动飞扬的檐角和四周开得正艳的红*相间的花草相映成趣。不远处的石桥,被村民们叫作幸福桥,“幸福”不仅是对当下生活的体验和认识,也是对美好生活的一种憧憬和向往。就连广场的灯柱也是大红色的,如同一串红辣椒,与之呼应的是另一边的灯柱被巧妙设计成火炬形,红红火火的日子在这里有了对应与象征。
每到晚上是广场最热闹的时候,三三两两的村民从家里走出来,健身、跳舞、纳凉,红红的灯光照亮了乡间的夜晚,也照得广场一角的白色“幸福石雕”更加栩栩如生。和着徐徐的夜风,此起彼伏的虫鸣,仿佛悠扬的琴声,从拉琴少年的手中缓缓地流出来,醉了一旁的花草,也醉了人的心。
整个广场,除了生机盎然的花草树木和八角亭、石雕、石桥,还建有文化墙。这个被建成烽火台样的文化墙,一方面表明八角庙人对传统文明的追慕和继承,另一方面文化墙上图文并茂的社会公德、公民道德规范、法制知识宣传等也与时俱进地启迪着八角庙人。
与“幸福桥”遥遥相望的是建在广场一侧的“幸福门”,穿过圆形的拱门就是八角庙村的污水处理池。据了解,这里原来是两个大涝池,村庄的生活污水、垃圾都集中在这里。昔日的大涝池现在被巧妙地设计成了葫芦形,集净化、调节于一体,池子中还可以看见几只白鹅在觅食、嬉戏,十分有趣。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新农村建设中,八角庙村在富民强村的同时也扮靓了赖以生存的水土和家园,真正做到了绿化、净化、美化。走出文化广场,我们与这方“花园”依依惜别……
绿色长廊溯周韵
炎炎暑夏,对于生活在岐山县城里的人来说,县城北端的北二环生态景观长廊,绝对是一个避暑休憩的绝佳去处。
那天傍晚,约一位朋友去外面散步。说是散步,其实我们是想寻找一个清凉、幽静的去处。沿着礼乐路,我们一路北上,愈向北走,眼前的绿意愈来愈葱茏,走到礼乐路路口的生态景观游园,心境一下子变得豁然开朗。只见北二环公路东西横贯而过,公路两旁是错落有致,乔、灌木与草花合理搭配的绿化林带,雪松正在吐碧,合欢、樱花树绿意盎然,棵棵紫薇正绽开一串串紫色的花絮,月季、芍药、石榴、木槿花姹紫嫣红,花朵正灼灼盛开。
朋友在县城林业局工作,谈起北二环生态景观长廊建设,如数家珍。景观长廊是岐山县近年来造林绿化工作中的重点工程,其绿化总长度10多公里,现已建成“一线四点”景观长廊。一线,即沿北二环路建设宽幅林带;四点,即在礼乐路口、东大门、堰河、西大门建设四处景观点。
站在礼乐路口,远远望去,公路两边的绿化林带,如一匹墨绿色的缎带从东往西一路逶迤而去,将整座县城环围在它的怀抱里。礼乐路口的景观游园沿公路两边的土坡而建,就地取材,凿坡叠山,高低起伏的土丘上,此处棵棵绿树成荫,彼处片片翠竹森森,在坡头上,偶尔可见一座座供游人休憩的凉亭点缀其间。我细细数了数,园内不仅有常见的雪松、古槐、垂柳等树木,更有棕树、栾树、槟榔、合欢、樱花等名贵树木,使此处更像一个树木、花卉云集的植物园。漫步在树荫间的甬道上,北面千山如黛,连绵起伏在湛蓝的天穹下,向南可以望见一幢幢拔地而起的建筑群矗立在县城中。一股凉风袭来,风中饱含着树木清香的气息和淡淡的花香味,一时间,连日来淤积在心头的烦闷,不知不觉已消失得无影无踪。
东大门景观位于北环路、关中旅游环线与北二环交汇处,交汇处的大转盘内两座雕塑擎天而立,为岐山的周文化地标建筑。左侧的方柱造型大气恢宏,方柱四个面有序地雕饰着青铜器装饰纹样,彰显了历史的沧桑与厚重;右边的雕塑,以西周时期的记载工具——竹简为造型,竹简上的浮雕呈散点式分布,造型质朴,主题为“古公迁岐”,直观地反映了古西岐的发展历史。这两座雕塑构成进入岐山的迎宾门。雕塑周围的绿化采用彩叶灌木做铺垫、乔木树种为骨干的造景,形成整齐美观的效果。
一路游览,发现这个三季花开、四季常青的景观长廊,恰似一只蓬勃、健康的肺叶,为岐山这座古城送来清新的空气和馨香的味道,也像一道绿色的屏障,成为岐山儿女繁忙工作之余,休闲散步的“后花园”。
哲人海德格尔说“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繁花和绿荫,使诗意的栖居成为可能。面对着北二环生态景观长廊上一片片繁花,一处处绿荫,我想,对于岐山人来说,诗意地栖居不仅是“可能”,而是真实生活中的一部分。
温馨小贴士
景观名称:八角庙村文化广场
地点:岐山县凤鸣镇八角庙村
建成时间:年9月
特点:新农村建设的典范,村里将原来的柴火场建成漂亮的文化广场,既便于村民休闲,又成为一大景观。
温馨小贴士
景观名称:北二环生态景观长廊
地点:岐山县城北二环路沿线
建设进度:目前已建成,进入管护阶段
特点:北二环路为西宝公路岐山境内一段,沿路进行美化绿化、修建园林式景观,成为岐山靓丽的新名片,让驾车而来的游人仿佛置身花园之中。
陈仓新美
漫步古街沐周风
盛夏的岐山,遍地流火。太阳将万道金光洒向这座古老县城的每一个角落。走在县城的中心地段,那一股炽热而淳厚的周文化韵味扑面而来,这种韵味悠远且绵长。
从岐蔡公路一直北上,直达凤鸣路十字,继续北行数十米,昔日北干渠流经的背道偏巷,北大街东侧一个不为路人注意的地方,现如今,却是另一番景象:足下金渠流日夜,古街新肆依水荣。在不影响水利灌溉的基础上,一条古色古香的商业街,正以它独特的魅力感染着南来北往的行人,成了人们茶余饭后消遣的好去处。
“凤鸣古街”于年建成,从它诞生的那一刻起,便注定成为岐山打造文化新景点项目中的一颗耀眼明珠。走近这条年轻的仿古街道,仰望巍峨挺立的五彩牌楼,让人顿生思古之雅兴。著名书法家钟明善先生题写的“凤鸣古街”木质匾额高悬正中,红底金字,龙翔凤绕,使得灵动飘逸的书法灿然增辉。栩栩如生的神话人物形象,层层叠叠的繁缛雕刻,浓艳绮丽的精妙画工,在这翼角高高、檐口翘翘的仿古牌楼中,尽显庄严与浑厚,华美与大气。前后一对牌楼,东西呼应,两两相望,将一条米的小街巧妙自然的连接起来。
穿过牌楼,站在街道中央,南北两边布局一致,色调相同的明清风格建筑群一览无余,虽无“一街辐辏、遂倾两市”的繁华景象,但也不失包罗万象、商铺云集之热闹场面。全框架两层仿古店面余间,集日常吃、喝、玩、学、医等于一体,呈现全方面、全覆盖式服务。这也是岐山县着力推出的本土风情与商业风尚的完美结合,力推地方旅游产业大发展的重要措施。
小吃无疑是凤鸣古街的一大亮点,除了传统的臊子面、羊肉泡馆,还有年轻人喜欢的快餐店,很容易把人的味觉从遥远拽回当下,味蕾也会瞬间由古老转向时尚。
胜地流金,古街腾瑞,不老岐山存绮梦。文化是这条街不朽的灵*。一间间店铺就像一扇扇通往未来的大门,只要你用心去看、去听、去品,就会一次次沐浴博大精深的周文化。琅琅悦耳的国学经典诵读,叮叮咚咚的悠扬琴声,墨香四溢的书画长廊,赋予了一条街浓郁的礼乐氛围。
沿着青灰石砖铺就的街道慢慢前行,细看石砖,每隔三五步就会有一个金文书写的百家姓姓氏跃然眼前,让你如同游走在漫漫人生长河中,不忘生命之源,常思生命之根。你也会恍若行走在先周时期的尘埃中,风云沧桑的历史,伴随着数千年的礼乐余韵,奏出一声声朴实而动听的周礼乐章。你还会听到自己平缓而坚实的脚步声在街道里时时回响,那是自我心灵叩响过往岁月的清晰跫音,更是遥远记忆撞击尘封时光的清脆和声。
到了夜间,古街格外安宁,高高亮起的大红灯笼映照着行人朦朦胧胧的身影,宛如梦中的一次浪漫之旅。倘若有一场微雨悄然而至,撑一把油纸伞走过街巷,又将领略到一种别样的淡淡忧伤。你来与不来,它都静静平躺在县城一隅;你在与不在,它都默默固守一方文化沃土。我一直认为,在这样的一个小城,要想得到疲惫心灵的一次完全放松,还是要到凤鸣古街走一回。
放下烦恼,撇掉不快,在这属于自我的天地里一个人去漫步,你也可以随意走进一家小店,要一杯奶茶或咖啡,临窗悠然而坐,放眼外面世界,寻觅一份返璞归真的达观。小啜一番,品咂一下平平淡淡但却实实在在的生活,你的心境会立刻舒展、疏朗、释然!其实,我们日复一日劳顿和奔波的终极目的,不正是在努力追求这样一种通泰气象和怡然心态吗?
温馨小贴士
景点名称:凤鸣古街
地点:岐山县城北大街东侧
建成时间:年
特点:在仿古街上,游人可以体会到现代商业与
传统文化的完美结合,同时,怀古之感会油然而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