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一石
冰心说过: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对我而言,所谓的好书,就是能触及人心灵的书,那种状态,宛如蝴蝶展翅于心灵之花,震颤满屋芬芳!
有本电子杂志,叫《排子河文苑》,对我来说,就是一本好书。文风朴实,质直浑厚,所描写多为豫西南风土人情。对于一个远离故土的游子,能透过这些文字,饱嗅家乡气息,以慰乡思,实属良缘。
排子河是我的家乡的一条河流,又称茱萸河,七弯八拐,弯弯绕绕,自北向南穿境而过,而后绝波而去,流入汉江。我的母校,都司一初中就座落在排子河畔,几排校舍濒河而居,乡野田园,适宜读书。
《排子河文苑》的前身就是这个乡村中学的油印小报。青年教师岁喜梅,蕙质兰心,锦瑟年华,出于对文学的挚爱,带领一帮学生,手工油印,筹办了这个校园小报,起名《排子河文学社》。就是在这个墨香四溢的小报上,飘曳着我童年的梦,梦的花絮,纷纷扬扬,越过校舍,穿过麦田,缥缈在阳光明媚的校园,飞向晴空万里的蓝天......
背着梦的伞包,飘得很远很远,蓦然回首,却发现已经找不到回家的路了。世事沧桑,物是人非,离开故乡30年,我成了一个客居他乡的游子,回家,成为一种奢望。
或许,迁徙和流浪是人类的宿命吧。在地球上有人类记载的的记忆里,一直有流离失所的意向。《圣经》记载人类的祖先因偷吃禁果而犯下原罪,被上帝流放,从此失去乐园,这也许就是人类迁徙和流浪的开始吧。以后或因洪水、或因战争、或因饥荒,为生计、被充*等原因,人类就更是迁徙融合。特别最近上映的一部科幻电影叫《流浪地球》,其恢弘的场面给我带来了极大震撼,观后感慨良久!
至于我,明知宿命,却不得不遵循宿命的安排,汇入这浩浩荡荡的流浪大*,去追寻和体验生命的意义。
漂泊在外,人总是孤独的。二老过世后,离开家乡,在南方这座新的城市建立了新的家庭。对于出生在这里的女儿来说,这座城市就是她的故乡。可至于我,故乡仍然是梦里的那个地方,那个有布谷鸟吆喝着:“麦子熟了”的北方平原;那片父辈挥汗如雨,寒耕暑耘的河坡地;那片有万千鸟雀舞动晚霞的芦苇荡;还有儿子每次远行,走出几里远,一回头仍影影绰绰看到母亲伫立在村头的身影......
乡愁是一种思念。但思念是指向性的情感,无论思念亲人或者朋友,都是身在他乡却对另一个人的暖暖回忆。思念得迫切,打一个电话,思念也就随之消失,但乡愁不是。
在乡愁的弥散中,你可以给亲人打一个电话,但却不能给河流、田野诉说。与思念相比,乡愁显得空阔而又朦胧,既空灵又实在,就像月迷津渡,夜雾苍茫,久立江边,任凭夜霭湿衣,也无法使我从乡愁中走出。
要想对话家乡,慰藉思乡之情,有一种很好的途径,那就是阅读。阅读一些描写家乡的文章。在那些抽象的方块字里,储存着来自家乡的信息密码,蕴藏着来自家乡的精神粮食,一解开,就芳香四溢。
作为一个客居他乡的游子,我就是通过阅读《排子河文苑》,来与家乡对话的。《排子河文苑》的作者,多为河南籍老乡。他们年龄不同,经历不同,阅历不同,各自从不同视觉,不同维度描写着家乡的人文景观,乡俗民风。因此,家乡就真实的,立体的,并超越时空的展现在你眼前。
贪婪地读着来自家乡的文章,那享受的状态,俨然一个吮吸母乳的婴儿,安然恬静,心满意足。从这点来说,《排子河文苑》不失为一个游子旅途中的憩息地,一个游子安抚心灵的家园。食饥息劳,像是回到了千里之外的故乡,像是依偎在母亲的怀抱。对于一个客居他乡的游子,它就是一本好书,一本慰藉心灵的好书。春节期间,本家的大妈打来电话,在接她的电话的那一刻,莫名的,我一阵哽咽,说不出话来...这个时候,我才理解什么叫“乡音”。
《排子河文苑》就是来自家乡的声音!那些载着乡音的灵动的文字,直达我心里最柔软的地方,把我深藏在心灵深处的情感呼喊出来,使那冬眠一样的记忆苏醒过来,在宜人的温度下蠢蠢欲动,继而呱呱鸣叫,声声不休......
打开时空那道门,我又回到了童年:
只见
你提着篮子
走进田野
寻找绣在大地的
灯笼草
你说
那是天上掉下来的星星
......
(责任编辑:岁喜梅赵俊娟)
排子河文苑喜欢作者作品请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