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啊!
这两天西雅图乍暖还寒,一下子回到了10度左右的低温,冰凉的雨水袭来。
好庆幸还没有把最近培育的*瓜、辣椒、西红柿苗种到户外,为自己的拖延症找到了最佳的借口。
去年夏天的时候,第一次尝试了在院子里搭建小菜地。
收获了一茬一茬的樱桃番茄和辣椒,享受了从农场到餐桌的待遇。
我家隔壁住着一户来自俄罗斯的家庭,有一个小女孩、一个小男孩。
小姑娘乌利亚纳上着小学二年级,经常在后院的草坪上“流浪”。
在去年盛夏,小番茄成熟的时候,她经常在我们的默许之下,来后院“偷”番茄、摘薄荷。
我站在门框上,隔着番茄树和她聊天。
她会告诉我今天哪一棵树上结的果子要比另外一棵更甜。
薄荷又是怎么被她揉放进冰淇淋里面,她今天已经吃了第3杯了。
乌利亚纳的弟弟米兰才不到3岁,俄语是他的母语,他呜几呱啦,还不太会说英语,乌利亚纳则会帮弟弟神翻译。
在我们隔着番茄树聊天的时候,米兰在后面光着脚追小松鼠,时而在大石头缝里面找兔宝宝。
这也成为了去年夏天我仅有的几个与人“亲密接触”的社交了。
因为疫情和雨水,整个冬天邻居们多宅在家里,基本上不见人影。
上个月,天气转暖,我又在后院发现了姐弟倆的身影。
乌利亚纳探出身子跟我打招呼,还问我今年会不会再继续种小番茄、辣椒、薄荷了。
她说我们家的番茄要比超市买的要好吃很多,她还能不能来“偷菜”。
这把我们乐坏了。
一个冬天不见,乌利亚纳和米兰都长高了一个头。
乌利亚纳在学舞蹈,她迫不及待的向我展示翻筋斗的绝技。
她还分享到,今年,她们家也要种更多的蔬菜了,只是担心如何对付随时会到来的鼻涕虫,把嫩叶子啃光。
虽然超市有卖杀虫剂,但她担心服了杀虫剂的鼻涕虫被鸟吃了以后,*害到小鸟。暂时只是想用浓盐水处理鼻涕虫。
我很惊讶,这么小的年纪,就已经会运用食物链的思维。
关键是,她居然先想到的是小鸟的健康,而不是吃菜的人的健康。
最近我在看《为食物辩护》这本书,起因是因为一个长芽的土豆。
最近家里的土豆长芽了,在扔之前我多了个心眼儿,去网上查了查长芽的土豆还能不能吃。
结果发现,虽然大部分的报道都是建议土豆长芽了会蕴含*素,应该尽快扔掉。但也还有少数报道提到,这种龙葵素能防癌、防肿瘤,可能对身体还有益处。
虽然我最后还是把土豆扔了,但对于这种截然不同的两个答案,我充满了困惑。
于是我想起了《为食物辩护》这本书。
当时买这本书是听了一位美国朋友的建议,说这本书在认识我们的食物系统方面,给她带来了“吹翻脑壳”的影响。
这本书也在国外书评网站(美国豆瓣)Goodread上,被封为年最值得读的5本健康类书籍中排名第一。
而排名第二的正是同一个作者的另一本书《杂食者的两难:食物的自然史》。
作者迈克尔·波伦(MichaelPollan)是美国首屈一指的饮食作家,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新闻学教授,及科学和环境新闻学奈特项目的主任。
他更是一位热爱田野调查的美食侦探,是一名大自然的拥护者。
在西方营养学、工业化生产的大背景下,波伦在帮助解答人类应当吃什么、怎么吃才能最大限度地保持健康,也揭开了食品行业的重重内幕。
他的答案非常简单,却信息量巨大:“只吃食物,别吃太多,以植物为主。”
Goodread上一位读者的读后感,和我惊人的类似:
“这本书让我对吃感到恐惧,甚至让我对自己一直以来吃东西的方式感到抓狂。但读完以后,我成为了一个更好的食客。”
在这里,我想和大家分享3个阅读后印象最为深刻的点,也是作者给食客们的饮食建议中的一些精华。
这本书还有同名纪录片,B站上有资源,也推荐给大家哦!
1.你吃的食物吃了什么
如今,“吃什么,补什么”(Youarewhatyoueat)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而波伦更是强调,要再把卷轴拉长,更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