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的摄入量多少为宜?吃鸡蛋的时候又需要注意哪些方面?本期视频我就跟大家科学的介绍一下鸡蛋的正确吃法。
一颗小小的鸡蛋富含人体所需的大量营养物质,而吃鸡蛋有利于身体健康也基本上成为了一种共识。《心脏》杂志就曾经刊载过一篇来自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报告。其中指出:人体一天摄入一颗鸡蛋,就可以减少约18%心血管死亡的风险,以及减少28%因出血性中风死亡的风险。那这样看来吃鸡蛋确实是百利无一害了?事实上凡事都有两面性,鸡蛋的研究也不例外。
比如有科研团队发现每天多吃一颗鸡蛋,就会大幅增加罹患心血管类疾病的风险。这一说法出自于年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院科研团队的一项研究,而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在于鸡蛋和胆固醇的摄入对心血管健康的影响。相关的研究结果发表在了《PLOSMedicine》上,有兴趣的朋友也可以去看看。
该研究应用的数据来自于美国的NIH-AARP饮食与健康研究项目,参与的志愿者多达人,后续的追访时间在16年,结果显示全蛋摄入量确实和全因死亡率有着明显的关系。简单来说,如果每天摄入毫克的膳食胆固醇,也就是约合1.5个鸡蛋,过早死的风险就会上升19%;心脑血管疾病的诱发率上升16%;如果额外再摄入约半个鸡蛋,那么全因死亡的风险会再次上升7%。不得不说单从数据上看还是足够触目惊心的。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多吃两口鸡蛋会增加死亡的风险的。对此,科研团队也给出了解释,原因在于蛋黄中的胆固醇是可以慢慢积累在动脉中,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血栓,动脉粥样硬化也就随之而来了。另外,在人体的肠道系统中有大量的菌群,在其作用下,鸡蛋里的胆碱也会转化为有毒化合物,即三甲氨氧化物。该有毒物质可以参与到人体正常代谢中,并通过血液流经全身。
我还发现著名学刊《Circulation》上也出现过相关的研究,团队在对多达人进行了长达31年的追访后发现,每天多吃一颗鸡蛋,全因死亡和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风险就会明显增加。有意思的是,团队指出,从地理区域的角度来看,似乎亚洲队列内的心血管类疾病于此关联并不大。
看了这么多学术统计,对于咱们普通人来说,最关心的应该就是:到底吃多少鸡蛋才是健康的呢?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给出的建议来看,我国健康常年人每周需要的蛋类摄入量应该保持在-克之间,换言之也就是每天最多一个鸡蛋的量。需要注意的是仅指“健康成年人”,如果本身就有高血脂等基础病,或者属于过敏体质,那么吃鸡蛋就要更加慎重了,要么就是控制好含高胆固醇的食物,要么就是在吃鸡蛋的时候只吃蛋白而不吃蛋黄。
说完了吃鸡蛋的事,接下来咱们聊聊日常生活中和鸡蛋有关的一些“困惑”。对于在农村生活过的朋友来说,都知道不管怎么养鸡,环境造就了鸡蛋上肯定会多多少少沾染上粪便,可我们现在在商超里买鸡蛋,每一颗都干干净净的,这是怎么回事呢?
在农村,我们传统意义上的“农家蛋”通常会沾染上鸡粪便,这是因为鸡本身的生殖器末端和肠道末端是共用的,因此鸡蛋排出体外的时候自然会沾到排泄物。而商超的鸡蛋就不同了,因为这些产品都出自于现代化的养殖工厂,鸡群的生活条件不同,鸡窝的底部也会有特殊的倾斜式格网设计,在格网的末端有沟状的蛋槽,鸡蛋被排出来的时候,会很快顺着通道进入到蛋槽中,而一起排出的粪便则会被网格分离进入到粪沟里,这样就实现了双分离。
另外,很多养殖场会把鸡蛋送入到专业的机器里进行清洗,然后对蛋壳进行紫外杀菌,去除掉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有害菌。这还不算完,这些鸡蛋在上市前还会经过检验、评级的流程,合格后备案、贴签后才能进入商超的柜台,所以大家完全可以放心购买和食用。
有的朋友喜欢食材的原生态,咱就鸡蛋而言,其实上面最脏的往往不是表面上看到的鸡粪便,而是另一种你完全想象不到的东西!
有统计显示,我国9成以上的沙门氏菌中毒的食物源都来自于畜禽类产品,尤其是蛋制品最为突出。而我国蛋类及其制成品上面沙门氏菌的整体检出率在3.9%到43.7%之间。
也就是说这是一种广泛分布在自然界中的致病菌,自身的生存能力和繁殖能力也特别强,如果是在土壤、粪便、食品或者水中,那么存活时间可达2年之久。唯一能够对它造成伤害的是高温,研究发现,60度以上的环境中,其存活时间最多只有15分钟左右。
鸡是沙门氏菌在自然界中的主要宿主,而它想要入侵鸡蛋往往需要两个途径,其一是感染母鸡通过母体进入鸡蛋;其二是通过粪便或者泥土去感染鸡蛋。这就给大家提了醒。在平时买了鸡蛋之后,一定不要用水洗一洗再放到冰箱里。蛋壳看似无坚不摧,其实上面满布小孔,里面还有一层保护薄膜。如果用水清洗,保护膜就会被破坏,沙门氏菌和其他微生物也就有了入侵的机会。
正确的做法是买鸡蛋一定要通过正规的途径,在食用前切记煮熟;另外,多余的鸡蛋可以先装入独立的包装袋中,封好之后再塞入冰箱。在烹饪的过程中生鸡蛋不要随意乱放,以免引起和其他食材的交叉感染。好了,今天咱们就聊到这里吧。大家平时有每天吃鸡蛋的习惯吗?正常情况下你一顿饭能吃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