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血流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余秋里长征时左臂重伤,贺炳炎劝他截肢像我
TUhjnbcbe - 2024/5/19 17:22:00
白癜风专家郑华国 https://yyk.familydoctor.com.cn/doctor/DoctorBooking/42940?visitType=3

翻开我军军史,再翻开开国将帅档案,我们会发现这样一个世界军事史上罕见的现象:多位开国将帅中,绝大多数在战争中负伤,有的甚至留下终身残疾。所以毛泽东曾说:中国从古至今,有几个独臂将军呢?旧时代是没有的,只有我们红军部队,才能培养出这样的人才!

开国将领中有这么两位独臂将军:他们俩同在长征中失去一只手臂,都是肢体上的“一把手”;又在同一部队分别担任军事、政治主官,都是搭档行使指挥权的“一把手”,他们创造了军政干部合作的典范,这在我军历史上绝无仅有。他们便是贺炳炎和余秋里。

贺炳炎

首次搭档,两人一同火线上任

年6月,红二、六军团转向鄂西,在咸丰县包围了敌纵队司令兼41师师长张振汉的部队。敌军为了突围,向我军主力红18团发动了猛烈进攻,战斗打得异常残酷,红18团的团长和政委相继负伤,全团营以上干部只剩下团总支书记余秋里和1名营长。

贺龙和任弼时商量过后,迅速叫来管理科长贺炳炎,向他下达了贺炳炎任红18团团长、余秋里任团政治委员的命令。于是贺炳炎冒着枪林弹雨直奔火线,代表总指挥部向余秋里传达了提升他为团政治委员的命令。这是两人的第一次搭档,当时贺炳炎22岁,余秋里21岁。

贺炳炎熟悉了一下情况后,迅速带领1营向敌人发起反击,余秋里则带领2、3营阻敌增援。部队在他们的带领下,最终消灭了敌41师师部和旅,活捉了敌纵队司令兼41师师长张振汉。

长征路上,贺炳炎不幸失去右臂

年11月19日,红二、六军团为保存力量,奉中央命令从湖南省桑植县刘家坪出发,向西突进,开始了艰苦卓绝的万里长征。贺炳炎此时已升任红5师师长,负责全军的后卫任务。

12月22日,红二、六军团进至湖南绥宁县瓦屋塘地区,敌陶广纵队的62师占据东山要隘,企图扼住我军西进的咽喉。由于瓦屋塘是我军入黔的必经之地,总指挥部决定迅速将敌人击溃,打开通道。当贺炳炎带领红5师赶到瓦屋塘时,我军已与敌人交上了火。

贺炳炎

由于敌人占据了东山头的有利地形,我军先头部队损失惨重。贺炳炎马上观察地形,他发现敌人虽处于优势,但未构筑工事,立足未稳,便果断命令号兵:“吹冲锋号!全师向东山头攻击,越快越好!”

号兵听后大惊:“师长,我们的任务是后卫啊!”

贺炳炎大怒:“鬼扯!战场上分什么前锋、后卫?枪一响,哪个上去有利,哪个就上,不能错过有利的战机!”

师参谋长王尚荣也认为贺炳炎的决策很正确,他补充说:“对!敌人立足未稳,我们可以趁机打他个措手不及!”

红5师很快按照贺炳炎的命令,向东山头发起了冲击。就在此时,贺龙考虑到先头部队伤亡惨重,在和政委任弼时商量过后,调红5师从左翼加入战斗。贺龙还专门叮嘱贺炳炎说:“东山头关系整个部队的存亡,你务必把它拿下,杀开一条血路来!”

这场战斗非常激烈,5师一连几次冲锋受阻,部队伤亡很大,13团团长刘汉卿牺牲,15团参谋长受伤被抬下火线。贺炳炎急了,他带了两个警卫员冲到15团阵地,问团长李文清:“你们还有没有火力强的武器?”

李文清回答说:“还有几挺花机关枪(冲锋枪)。”

贺炳炎果断下令:“全部拿出来,组织敢死队!”他不顾李文清的劝阻,亲自带敢死队向山头匍匐前进,5师的指战员们见师长亲自带队冲锋,士气大振,很快就把敌人打垮了,拿下了东山头。

但贺炳炎还没来得及享受胜利的喜悦,他的右臂就被敌人威力巨大的达姆弹(俗称“开花弹”)击中,骨头被炸得粉碎,整条手臂像条低垂的丝瓜吊在膀子上。因大量失血,贺炳炎当场晕了过去。王尚荣见贺炳炎受伤昏迷后,连忙下令:“快送卫生部,找贺彪部长!”

贺彪是红4师卫生部部长,也是当时部队里技术水平最高的外科医生,他听说贺炳炎受伤后,赶紧来到了火线。贺炳炎的警卫员见到贺彪后,放声大哭:“好部长,您快救我们师长吧!您一定要救活……”

贺彪检查了贺炳炎的伤势后,对警卫员说:“立即报告贺老总,贺师长伤势很重,右臂可能保不住了!”

贺彪

没过多久,贺龙也赶了过来。此时贺炳炎在贺彪的救护下,渐渐苏醒了过来,他见到贺龙后,强忍着微笑说:“没关系,胳膊挂了花……”

贺彪沉痛地说:“右臂的骨头全打碎了,血快流干了,差点送了命,还说没关系!”

贺龙看着贺炳炎血肉模糊的右臂,焦急地问贺彪:“右手臂断了吗?”

“是的,大骨头炸了个大洞,断了……一半骨头也碎了,还翘起了一大块。只有几根筋连着,土和棉花全在受伤的肌肉上。右臂留不住了……要锯掉……”

此时贺炳炎突然喊了起来:“不能锯!我不能没有右手,我还要打仗啊!”

贺龙只好把贺彪拉到一边,单独问他:“能不能想办法接好呢?他不能没有手臂啊!”

贺龙

贺彪沉痛地说:“贺炳炎同志的手是没有办法保住的。不要说我们这里条件差没有办法,就是到汉口或上海,也没有办法保得住的啊!”

贺龙只好回去安慰贺炳炎说:“听贺彪的吧,你要膀子还是要命?有命在,‘一把手’照样干革命、打胜仗!”

贺炳炎的眼角流下了一颗泪珠:“那就锯吧……”

贺龙又问贺彪:“做这样的手术,要多少时间?”

贺彪回答说:“3个小时。”

贺龙当即下令:“到前方传我的命令,一定坚持再打3个小时,保证贺师长做手术的时间!”

手术立即进行,但此时红二军团的手术器械因部队转移已被拉走,贺彪只得用修械所的钢锯给贺炳炎截骨,然后用钢锉将截面锉平。因为缺少麻醉药,贺彪建议用吗啡为贺炳炎止痛,但贺龙考虑到吗啡可能会对神经造成影响,犹豫地说:“那怎么行?我以后还要他给我冲锋呢!”

此时贺炳炎笑着说:“关云长还能刮骨疗毒呢,更何况我是一个共产党员,我才不用这玩意儿!”

贺炳炎

贺彪又叫来4个力气大的战士,让他们在做手术时按住贺炳炎,贺炳炎却说:“不用他们,我自己能行!”说完他就将一块毛巾放在自己的嘴里咬住。

贺彪和另一个医生按住贺炳炎的右臂,像锯木头一样,吱吱嘎嘎地锯了起来。贺炳炎忍着剧痛,闭目咬牙,暴汗如雨,血顺着他的右臂和锯子两端流了下来,滴滴答答,如同屋檐滴水。手术持续了将近3个小时,贺炳炎把塞在嘴里的那块毛巾都咬烂了……

手术做完后,贺炳炎流着泪问贺龙:“总指挥,我以后还能打仗吗?”

贺龙亲切地摸着贺炳炎的头,安慰他说:“怎么不能打仗,你还有一只手嘛!”

贺龙又掏出一块手帕,小心翼翼地捡起几块贺炳炎右臂的碎骨,包起来揣到怀里,他对贺炳炎说:“我要把它们留起来,长征刚开始,以后会遇到更大的困难,到时我要拿出来对大家说,这是贺炳炎的骨头,共产党人的骨头,你们看看有多硬!”

贺炳炎在手术后只在担架上躺了6天,便又下地指挥战斗,他开始自己走路、骑马,用那只别扭的左手练枪、练刀,他还学着用一只手打草鞋,另一只手的活用牙替代,他的门牙磨出了一道深深的凹痕。

贺炳炎(前排左二)

3个月后,余秋里又不幸失去左臂

年3月,红二、六军团进入贵州西北的乌蒙山,开始了长征中最为艰难的乌蒙山回旋战,余秋里所在的红18团担任红二军团的前卫。为了掩护全军团继续西进,红18团受命在贵州威宁县则章坝及其附近组织一次伏击战斗。

战斗打响后,余秋里和团长成钧带领部队猛烈开火,消灭了行进中的一部分敌人,剩下的敌人连忙聚在一起继续顽抗。为了消灭这批敌人,成钧站起来察看地形。余秋里突然发现对面一名敌人正朝成钧瞄准,他连忙大喊一声:“危险!”然后伸出左臂把成钧拽倒。最终成钧顺利脱险,敌人的一排子弹却击中了余秋里的左臂。

成钧

余秋里受伤后,仍然坚持指挥战斗,红6师政委廖汉生只好命令几名战士强行把他捆在担架上,然后抬下了火线。

经过检查,余秋里的伤势十分严重,他的左手腕关节,次骨、臂骨之间已被击碎,左臂神经也已坏死。当天晚上宿营时,余秋里负伤的左臂肿得明晃晃的,疼得他不能入睡,他只好叫勤务兵打来一桶冷水,将负伤的胳膊放到冷水中镇痛。

此后由于连续行军,余秋里的左臂一直得不到救治,伤口溃烂化脓,竟生了蛆。为了防止余秋里继续感染,医务人员建议他截肢。老搭档贺炳炎来看望余秋里时,也劝他说:“老余呀,干脆把手锯掉算了,像我一样,当个‘一把手’多省事啊!”

但余秋里仍不同意:“不能锯,我还要留它干革命呢!”

年9月,红二方面军到达甘肃,余秋里的伤势已经非常严重,而且左臂已经感染,如不进行截肢手术,可能会有生命危险,于是贺龙亲自拍板:尽快手术,保住生命。

红二方面军卫生部长侯政亲自为余秋里实施了手术,但他在注射镇静剂时,由于没有把控好剂量,一针下去,余秋里就昏迷过去了,经过紧张的抢救,手术总算非常成功。

余秋里醒来以后,第一句话是:“这一觉睡得真香啊!”他又对身旁的贺龙说:“老总,敌人打断了我的左臂,我还有右臂,只要还有一口气,我就要将革命进行到底!”

余秋里

建国后,曾任空军副司令员的成钧中将多次说:“长征时,要不是秋里那条胳膊,我早就到马克思那里报到去啦!”

抗战期间,两人再次搭档,带出“一把手“队伍

抗战全面爆发后,贺炳炎和余秋里又先后回到贺龙的师工作。年1月,师挺进冀北,为了配合主力部队对敌作战,贺龙和政委关向应命令贺炳炎、余秋里率领由团的3个连共人组成的游击第3支队,开赴大清河以北的霸县、固安、新城、雄县一带开展敌后武装斗争,贺炳炎任支队司令员,余秋里任政委,两人开始了第二次合作。

第3支队在贺炳炎和余秋里两人的带领下,转战大清河南北两岸,不断袭击日寇,队伍不断壮大,他们仅用了短短的15个月,就将部队发展到3个团多人,在当时的冀中大地,为八路军树起了一面抗日旗帜。当地的老百姓都亲切地称第3支队为“一把手”的队伍,而敌人只要一听是“一把手”的队伍,往往是闻风丧胆,害怕交手。

对此贺龙曾评价说:“贺炳炎和余秋里两人都是一只胳臂,刚来冀中时没有几个人,可是他们东一搞,西一搞,就搞出了一支队伍,这支队伍打得很硬!”

贺龙(中)和贺炳炎(左)

贺炳炎和余秋里在生活上也相互关心,情同手足。他俩手套只领一副,你戴一只,我戴一只;余秋里的右袖易烂,贺炳炎的左袖易破,两人的上衣便换着穿。余秋里曾回忆说:

在冀中的时候,我和贺炳炎的关系相当好,好到什么程度呢?我到外面开会不回来,贺炳炎就不吃饭,一直等我。有一次,我晚上11点才回来,他居然还在那里等我。

新中国成立后,贺炳炎被授予开国上将军衔,余秋里则被授予开国中将军衔,闪耀的将星,是对这两位“一把手”的最好奖赏!

由于战争年代先后16次负伤,贺炳炎的身体遭到严重摧残,年7月1日,贺炳炎在成都不幸病逝,年仅47岁。贺炳炎去世后,余秋里亲自来到成都,扶柩痛哭,送别老战友、老搭档。

此后余秋里多次在报纸上发表文章怀念贺炳炎,年2月3日,余秋里在北京逝世,享年85岁。

余秋里

尽管两位将军都已离我们远去,但他们之间的友谊将永远被世人所铭记!

1
查看完整版本: 余秋里长征时左臂重伤,贺炳炎劝他截肢像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