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这波新冠的冲击,医院急诊接诊人数不断刷新峰值的同时,全体医护顶着压力紧急整合全院资源,迅速扩充发热门诊和应急病房,组建多学科团队,保健康防重症!迅速、精准、安心……一场场救治患者过程,让大众记住了承担救治重任的多个科室身影。
其实,还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他们不像临床医生那么引人注目,甚至大多数人不知道他们的存在,实则默默充当着疫情诊断的“眼睛”,为临床标记好“路标”。
放射科:“咖啡里恨不得都来点肾上腺素”
随着“白肺”等话题持续登上热搜,大量民众涌入放射科,医院放射科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仅CT检查,工作量比原来差不多翻了将近2-3倍放,最近每日拍片量高达多人次,夜班多达+人次。
摄影王磊一进到放射科走廊,映入眼帘的便是人潮涌动的患者,或坐或站的等待着。正在准备叫下一位患者拍片的技师刘骄娇戴着N95口罩来回跑动早已满头大汗,她告诉笔者:“眼睛都快看瞎了。”个、个、个……每天不断攀升的检查人数,看着叫号系统上显示等待区只增不减的排号提醒,她都不敢喝水上厕所,哪怕晃个神回来就又多了几十号排着。超负荷运转下,连CT机都热得“罢工”几次,有科室同事也在朋友圈笑称,这种时候需要在咖啡里加点肾上腺素了。
“出一份报告至少35分钟,一天既要拍又要出多份报告,对大家对仪器都是很大挑战。”放射科主治医师龙义添说道:“不过科主任带领放射科全体当班医生技师坚守一线,面对工作量和工作人员‘一增一减’的情况,一方面放射科24小时开放,统筹全院6台CT机器连轴转,来应对激增的人数;另一方面,全员轮岗加倍保障急诊检查报告岗位人员配置,并根据患者就诊量动态调整设备与人员。”
因为他们深知,只有及时高效的拍片、阅片、出报告,才能为临床医生提供准确无误的诊断和治疗依据,做好他们的“眼睛”。
检验科:“恨不得我帮仪器一起检”
检验科也迎来了检验标本的“井喷”,每个专业组的标本都在急剧增加。据检验科主管技师甄生航介绍,像血气分析、心肌酶学、CRP、PCT、白介素-6等项目都是患者特别是重症患者急需的检测项目,医院患者暴涨后,标本量从激增前的每天左右增长到现在的每天多,增长量是在50%-60%之间,这只是科室总的标本量增长的一个缩影。
对于大众来说,似乎一次采血只要三五秒的时间,经过检测出具报告,这看着也不难吧。实则对于检验医师来说战斗才刚刚开始。从采样、核对、质量控制、检测、形态学分析、细菌培养、危急值报告……每一个检测流程都需要严格规范不能有一丝差错。而且当天检验科的血气分析标本达到了接近个,是患者激增前的2倍。甄生航告诉笔者:“由于血气分析不能批量上机,同事们只能一个一个地手工操作,同时还要兼顾其他标本检测,工作量大、任务重。为此,我们科加排了夜间应急班来及时处理源源不断的血气标本。”
摄影王磊回顾三年来,检验科负责人周芳烨万分感慨,医院检验科经历了多次紧急抽调、星夜驰援,始终冲锋在核酸检测第一线。而现在他们还不能停歇,为了给前方冲锋陷阵的一线医护及工作人员提供及时、准确的检测结果,医院内的检验科彻夜都是忙碌的身影。面对数量庞大的检测任务,检验科全体员工坚守岗位,优化检测流程,目的就是为临床医生及时、准确的提供检测结果,帮助临床医生能够准确判断病人病情,以便提供合理的治疗方案。
超声科:“我恨不得把彩超机变成呼吸机!”
“有天我们推着彩超设备去院内病区时,一个患者家属非常急切地冲过来说这是呼吸机吗?我当时心里觉得好遗憾,恨不得把它变成一台呼吸机。但我们也只能各司其职,把自己的分类的工作做好。”超声科主任温艳婷讲述道。
事实上这场战役中,超声检查从日常的人次左右增长到人次左右,在生命挑战危险重重的高龄患者、孕产妇、危急重症等很多脆弱人群身边更离不开超声科医生身影。温艳婷主任告诉笔者,由于新冠感染患者尤其是重症、危重症患者增加,每天分散在各个科室几十张急诊床旁申请单的任务这都是超声科每天必须面对的困难。医院各个ICU和病房,让N95口罩下的医护们都感到吃力。
摄影王磊“但是,出诊单就是命令,我们不敢懈怠,必须随时满足临床的需要,保障患者的及时检查。”正如温艳婷主任所言,超声科全体医护人员一次次出征在路上,积极调配机器,增加床旁超声工作人员,以满足临床及患者的需求。
前段时间发热门诊的孕妇特别多,一发热心率上去就容易产生宫缩。于是超声科还在发热门诊特别设置了一个24小时专岗为孕妇做彩超,“我们老师把检查的凳子都留给了这些孕妇,自己站着做了一天的彩超。”
医学装备科:“绝不让我们的医务赤膊上阵!”
“兵马未动,物资先行”。呼吸机、监护仪、输液泵、氧气.....是这场硬仗的致胜关键。而正是看上去不起眼的医学装备科,为这场战争源源不断地输送着“物资弹药”,于无声处保障全院氧气供应、呼吸机、防护用品供应!
12月因为很多危急重症患者需要呼吸机等设备,医院紧急进行设备调配。医学装备科立刻行动,对内走病房,看库房,对全院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进行逐一摸底清查、汇总追踪每一台急救设备的去向,明确每一台急救设备的状态。并且集中CT仪器、呼吸机、超声等设备的维保工程师,24小时值班,备齐各类附件,提高检修频次,把全院呼吸机、CT等设备用“活”,用在刀刃上。
摄影王磊对外,据医学装备科副科长余海介绍:“全院呼吸机、监护仪、输液泵紧缺,我们第一时间汇总全院设备需求,紧急申购25台呼吸机和30余台心电监护仪等急抢救设备。通过紧急采购、多方协调、全力调货,一周内到3台有创呼吸机、8台无创呼吸机,心电监护仪和输液泵等全部到位。”
另外,为保障突增的患者供氧稳定,医学装备科在短短几天内紧急打通一条备用输氧管道、改造气化器,提高供氧能力,并且紧急协调到个瓶装氧,有力保障了临床诊疗。
输血科:“血库告急,急需热血相助!”
当前,新冠带来的挑战波及的科室还在继续。受新冠病*感染潮、天气寒冷等诸多因素影响,献血人数大幅下降,采供血量呈断崖式下跌,血液库存紧张。在医院输血科储血室,笔者看到平时能装袋血的血液冷藏箱里各血型红细胞悬液总共不足二十袋。
摄影王磊然而ICU里的危重病人、大出血的病患和血液病患者及孕产妇等,正迫切需要血液来维持和延续生命。“正常情况下,医院每天红细胞的需求量在50个单位以上,血小板在10个治疗量左右,自从12月下旬以来,血站采血量锐减,每天我们能拿到的红细胞不到10单位,血小板2-3治疗量,偶尔连一个治疗量都没有,远远不能满足正常的需求。”输血科主管技师敖正才焦急地说道。
输血科主任朱文磊呼吁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在这“特殊时期”一起携手加入到献血行动中:“对于曾感染新冠的无症状、轻型和普通型感染者,发烧、咳嗽、咽痛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完全消失后一周,且最后一次核酸或抗原检测阳性7天后就可以献血了。目前,我们鼓励用血患者发动亲朋好友去进行献血,但这个量也是非常有限的。在此呼吁广大市民,如果身体条件允许,希望大家能够奉献爱心参加献血。”
院长周*:“全院‘一张床’让病人更安心”
“作为成都西部区域医疗中心,在这样关键的时刻,我们更有责任通过提升救治能力来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让他们在最近的地方,用最快的速度,尽可能用更少的费用来得到更好的治疗。”医院院长周*表示。
摄影王磊因此,尽管抗击新冠的“战略形势”从防控转变到保健康后,医院工作强度继续加大。为尽可能收治更多患者,医院坚持贯彻全院“一张床”理念,外科科室全部开放,供内科危重症患者使用。此外,医院还新开设了四个应急病区,共计张床位,应收尽收,也力求最优。
在周院长看来,正是强有力医院第一波高峰转入平台期,周院长称,为保障医护人员全力迎战,医院总务、后勤等部门亦无松懈,用奉献与担当筑起一道温暖有力的战“疫”保障线。未来,在成都市委市*府和成都市卫健委、温江区卫健局的指导和支持下,医院必将与一线医护人员一起,坚定信心,合理布局医疗资源,提高患者救治能力,统筹做好分层分级分类救治和日常医疗服务保障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