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hjnbcbe - 2023/10/10 17:10:00
10月23日,长沙芙蓉中路某月子会所,韩先生抚摸森森的小手。
图/记者杨旭潇湘晨报记者刘双通讯员曾思聪洪雷长沙报道又一名“无癌宝宝”长沙诞生了。10月18日,韩先生一家迎来足月剖宫产的森森(化名),体重6斤,体检一切正常。看着幸福的一家三口,陌生人很难想象,就在几年前,这个家庭曾遭遇流产、至亲相继患癌去世,而这背后的元凶,是家族遗传的BRCA1基因致病突变……年1月9日,世界上首个通过PGD辅助生殖技术排除BRCA1基因变异的女婴在伦敦诞生,被称为“无癌宝宝”。年,中医院运用辅助生殖技术结合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技术,成功诞生国内首例“无癌宝宝”,阻断家族中视网膜母细胞瘤的遗传。目前,该院已有20个“无癌宝宝”出生或在妊娠中。身高、容貌、性格等都可以通过遗传基因或多或少地传递给下一代。然而,遗传并非只是“拷贝”好的方面,有时候它也会令家庭陷入无奈。10月23日,是森森出生的第5天。他躺在新生儿的推车里,睡得十分香甜。父亲韩先生在旁乐呵呵地望着。跟普通的新生儿不同,森森是在中信湘医院通过植入前遗传学诊断技术(PGD)排除了家族遗传的BRCA1基因突变后诞生的,被称为阻断乳腺癌或卵巢癌易感基因突变的“无癌宝宝”。敲响警钟 妻子的姨妈和妈妈相继因患卵巢癌去世年,韩先生和妻子结婚,然而,正幸福生活着的夫妻俩从没想过,自己会离“肿瘤”这个充满恐怖色彩的词如此近。这一年,妻子怀孕了,正当全家人满怀希望地等待孩子出生时,却遭遇了流产。“这原本没什么,但有件事情引起了我们的警觉。”韩先生说,之后一年,妻子的姨妈和妈妈相继因患卵巢癌去世。直系亲属中的两位至亲因同样的癌症去世,这传递出了一个危险的信号。“我和妻子都是学医出身的,知道这意味着什么。”韩先生说,在岳母的治疗过程中,他特地带岳母到北京进行了基因诊断,检测发现,她的BRCA1基因存在c._delTCAA杂合致病突变。这个专业的数据传达了一个不友好的信号——这意味着导致疾病易感的突变传递给妻子的概率高达50%。随后,夫妻俩来到中医院进行基因检测,证实妻子遗传了BRCA1致病基因突变。当时接诊的中信湘雅原院长、首席科学家卢光琇教授告诉韩先生妻子,这个致病突变会增加她本人以及女性后代罹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的风险,也会提高男性后代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的发病风险。阻断肿瘤两个助孕周期换来不携带突变胚胎随后,卢光琇为韩先生妻子量身制定了肿瘤预防监测计划和助孕方案。与普通试管病人不同,因为她本人是潜在的肿瘤易感人群,助孕方案需要“私人定制”。“我们首先排查了她乳腺、卵巢疾病的隐患,没有问题后再采用对应方案。”主管医生杨晓祎介绍,“我们在高通量测序平台为其胚胎建立了遗传学检测方案。当胚胎发育至囊胚期时,活检少量滋养层细胞进行全基因组扩增,随后检测分析BRCA1基因c._位点,为进一步提高移植妊娠成功率,同时筛查胚胎染色体非整倍体。”之后,韩先生妻子进入了助孕周期。第一个助孕周期,她仅获得1枚囊胚,并且检测结果提示BRCA1基因携带了c._delTCAA突变。于是,她选择再尝试一个周期。这一次,获得囊胚7枚,BRCA1基因检测结果提示2枚胚胎携带了已知突变,5枚胚胎不携带突变。这5枚胚胎中,又有两枚胚胎因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被淘汰。最后,有3枚不携带突变且染色体正常的胚胎可供移植。怀揣着美好的希望,年正月初一,韩先生和妻子选择了这个特殊的日子进行移植,“意味着新的开始”。这一次,妊娠成功。“怀孕期间,状态一直挺好的,孕期各项检查结果正常。”韩先生说,产前诊断也显示已知的BRCA1基因突变没有遗传过来,这让全家都松了一口气。今年10月18日,足月剖宫产的森森出生了,体检一切正常。望着孩子,韩先生说,虽然过程不易,但结果是很幸福。他笑着告诉记者,还会考虑二胎,迎接一家四口的幸福。数据相关突变携带者疾病风险高5至10倍根据年湖南省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发布的湖南省肿瘤登记年报结果,乳腺癌在湖南省癌症发病病种中排名第二位,在所有女性癌症中,发病率排名第一位,也是目前最常见的癌症病种之一。而BRCA1和BRCA2基因突变都将导致遗传性乳腺癌和卵巢癌易感,携带者一生疾病风险比普通人群增高5至10倍。记者从中信湘医院获悉,在湖南省重大专项的支持下,该医院免费为乳腺癌卵巢癌患者进行这两个基因的筛查。目前,数据显示,在健康、没有相关疾病家族史的女性中,BRCA1/2基因突变的携带率为0.84%;在健康、有疾病家族史的女性中,突变携带率为15.05%;在乳腺癌或卵巢癌、但没有家族史的患者中,突变携带率11.26%;在乳腺癌或卵巢癌合并家族史的患者中突变携带率高达31.11%。医生介绍,这些携带者本人和家属都是疾病发生、复发的高危人群,需要积极预防,最简单的方式就是针对性的体检,早发现、早干预就能避免悲剧的发生。此外,在他们生育时,PGD能够将这样的突变阻断,避免遗传性癌症的恶性循环。目前,该医院已有68个家庭选择肿瘤PGD助孕阻断肿瘤易感基因在家族中的传递。涉及20多个基因,涵盖视网膜母细胞瘤、遗传性乳腺癌、卵巢癌、家族性大肠癌等多种恶性肿瘤疾病。其中,29个家庭完成了囊胚PGD检测并进行了移植,20个无癌宝宝已出生或在妊娠中。“近亲中有人50岁之前患肿瘤;同辈中两人或以上患同种肿瘤;家族中多人患肿瘤,都要警惕遗传性肿瘤的风险,可考虑遗传咨询评估。”卢光琇表示,由于人类基因存在高度的异质性,恶性肿瘤的发生除遗传因素外,还与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因此“无癌宝宝”是指排除了家族中高风险致病因素的宝宝,降低了恶性肿瘤的发生率,而不是未来一定不发生癌症。
记者刘双释疑胚胎筛选不涉及修改基因近年来,基因编辑这一项基因工程技术引起了大家的探讨和争议。基因编辑,又称为基因组编辑或基因组工程,是一种新兴的比较精确的能对生物体基因组特定目标基因进行修饰的一种基因工程技术。医生介绍,BRCA1基因一直是遗传性肿瘤基因检测、临床诊疗、植入前遗传学诊断中的明星基因,而BRCA1基因与乳腺癌及卵巢癌的发生有关,携带该基因变异的人群,罹患乳癌或卵巢癌的概率高达50%至80%。PGD技术,又被称为第三代试管婴儿技术,是指在胚胎发育到第5天时,由实验室工作人员从胚胎的外胚滋养层提取1~5个细胞进行检测,看是否含致病基因。外胚滋养层未来将产生胚外结构,如胎盘等,因此提取这一部分的细胞不会影响胎儿的发育。目前,这一方法的准确率超过90%。专家介绍,基因编辑是修改基因,目前的技术和伦理都没有成熟到可以应用到人类生殖领域,所以是不可以进行的,而“无癌宝宝”是进行了胚胎筛选,是一种选择,不涉及修改基因。“也就是说,基因编辑是在基因上面做修改,用修改过的基因;而基因诊断是把不好的基因找出来,通过试管婴儿技术,把携带不好基因的胚胎淘汰掉,留下不携带致病基因的胚胎移植。”专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