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康网独家专稿
文
《小康》·中国小康网记者于靖园
“给我们年轻人传播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随着新媒体的发展,自认已经不再是年轻人的翟健民也开始尝试着用抖音、快手、B站等短视频网站,去推广中华传统文化,并且很快就成为了抖音特批的第一个持有古董拍卖牌照的人。
他是收藏家,是鉴赏家,是古玩玩家,是古董经纪人,是永宝斋斋主,是北京电视台《天下收藏》专家团首席专家,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系特聘教授,也是中华文化的传播者……他致力于古董收藏文化的推广,常年举办亚洲最具分量的古董盛事国际古玩展,并声称“永不退休”。
他,就是翟健民。
摄影/宁颖
从抽纱店小工到永宝斋斋主
对于古董收藏爱好者,这个名字十分响亮。
年,以万港元竞得清雍正·珐琅彩题诗过墙梅竹纹盘;
年,以万港元投得御制古月轩珐琅彩内佛手果子外花石纹题诗碗;
年,又以1.亿港元拿下清乾隆·珐琅彩御制题诗花石锦鸡图双耳瓶。这些,都是紫禁城出来的旧藏。
……
在很多著名藏品的故事里,都有翟健民的身影。
说起翟健民与古董的缘份,还要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说起。
上世纪70年代,香港经济的工业化转型已完成,并且开始推行多元化发展,金融、房地产开发、贸易、旅游业等发展起来。一些医生、律师、建筑工程师、博士、企业家等社会新贵入行收藏。而两大拍卖行苏富比和佳士得随后入驻香港,使得香港古董行业一派欣欣向荣。
翟健民就是在这一时期进入古董这一行。年,翟健民在香港一家抽纱店打工,一年后,他正式投身中国古代艺术品行业,在古董商*英豪开设的“福成行”做学徒。当时的福成行经营以瓷器为专长。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翟健民开始跟着他的师父满世界跑、找藏品,包括欧美知名的古董展、各大小拍卖公司、英国的大英博物馆、大维德基金会以及维多利亚与艾尔伯特博物馆、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他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并逐渐从一个新生成为精通鉴别的专业人士。
起步阶段的香港古玩行业收藏品类和水平有限,以传世的书画、瓷杂类为主,瓷器也没有官窑、民窑、宫廷之分。但具有前瞻眼光的翟健民看到欧洲市场和香港市场之间的差距,因此总能找到顶尖的艺术品,满足日益成熟的藏家的需求,“积累了大量的知识、提升了眼光。我们必须得跑出去,才能接收到最好的藏品,否则就会落伍。”翟健民对《小康》杂志、中国小康网记者说道。
随着香港古玩行业的发展,年,翟健民决定离开已有一定规模的福成行,开启自己的发展。“上世纪80年代的香港在古玩行业地位稳固,是亚洲重要的交易中心。尤其是苏富比和佳士得带动了香港艺术品行业眼界的提升,每年两季的拍卖吸引了众多来自全球的买家。”年,翟健民在香港上环的荷里活道开了古董店——永宝斋。店名是翟健民的妻子刘惠芳起的,寓意是希望每一位顾客在店里购买的宝贝都能子孙永宝。
经过一段时间的经营,到上世纪90年代永宝斋生意已经风生水起。但这时候翟健民又做了一个非常大胆的重要抉择:将生意转向内地。
上世纪90年代的香港,正处在金融危机的余波里,经济萧条,人心惶惶。年香港回归后,越来越多古董商和藏家转战内地市场。对翟健民来说,经过70年代的低迷、90年代的爆发、生意经以及古董知识的积累,他看到了机会。“在北京,越来越多的私人古董店成立。在内地有很多海外学不到的知识,于是我常常辗转两地,和内地买家建立起友谊和合作。那时候我一去内地就待两三周,一般都到文物商店、友谊商店去找货,那时候的古董市场和现在不一样,可谓‘有货缺钱’,而现在的古董市场是‘有钱没货’。”
不得不说,翟健民与北京这座城市有着深深的缘分。他选择了这里投入他的事业,也选择了这里进行学业上的进修。年9月,已过不惑之年的翟健民考进北京大学考古系学习,责任导师为权奎山教授,选修中国古代陶瓷、陶瓷考古研究、中国陶瓷史研究及陶瓷文献研读四门课程,比较系统地学习了中国古代文物不同门类方面的基本知识。那几年,他学习得十分辛苦,每周在香港和北京之间往返。但他从不抱怨,对学习异常重视,不是科班出身的他凭借毅力和勤奋将学业和事业安排得井井有条。“我之前只有实战,而这次机会能让我系统性地进行学习,弥足珍贵。”
《天下收藏》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经过这段时间的积累,翟健民对香港、内地的艺术品市场有了一定的了解,再加上对海外市场方向的把握,于是,他又做了一个重要决定:在香港举办古玩展。“这个念头,很早就有了。其实,70年代就有英国人在香港举办博览会。虽然规模不大,只有三几十家参展商,但反响不错,可惜只做了两三届就停了。”
“香港回归后,古玩行业的发展要依托祖国的强盛,这一点我体会深刻。”翟健民说道。年,翟健民开始着手创办香港国际古玩展。香港国际古玩展自年启动,至今已发展成亚洲乃至世界范围内的殿堂级博览会,每届吸引数以万计人次入场,同时也成为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的风向标。过去近20年来,这是古玩圈每年必打卡的艺术盛会。在国际古玩展上,会有来自海内外的参展商,除了呈献中华数千年的艺术瑰宝以外,也带来亚洲其他地区,乃至西方各国的古董珍玩。国际展上有一系列活动,包括现场古玩鉴定、导赏团、主题展览、茶道会、专家讲座等。“很多人问我为什么要举办古玩展,大家都说这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要赚钱很简单,但是这不是为了赚钱。我只是希望推广中华传统文化。”翟健民说道。
年起,翟健民加入北京电视台《天下收藏》节目,成为专家团首席专家。可以说,这件事情改变了翟健民的人生轨迹。翟健民和演员王刚是在年认识的,那时候,翟健民已经在内地很有名气,喜爱收藏的王刚通过朋友辗转找到他,请他当自己的收藏顾问。对收藏有共同喜好的他们,一直保持着来往。年,王刚签约《天下收藏》的节目,并请他一起参与。虽然当时翟健民的普通话并不好,因为语言的原因,在节目中总会比其他专家反应慢几秒,但是很快,睿智、经验十足,总是能拿出价值不菲的藏品的翟健民就打动了观众,成为了最有观众缘的专家,收获了一众忠实粉丝。
这个当时收视率火爆的节目,一直持续到年,这么多年间,翟健民每周都要从香港飞到北京录制节目,从不间断。翟健民逐渐发现,北京已经成为了他的家,与他的人生连接在一起,密不可分。香港古董业现在面临“老龄化”的问题,以前很有名的收藏团体成员现在年纪都大了。在内地,不同年龄层的买家很多,最年轻的只有18岁。“我希望能够吸引更多年轻人了解和进入古董行业,这样才能发展下去。”翟健民说道。他开始冷静思考,并最终决定好好在内地发展。作为全国*治、文化和国际交往中心的北京,也是他非常熟悉的北京,顺理成章地成为了他的最佳落地选择。“其实,落地北京的初衷,就是想更好地传播、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翟健民认为,在现在这个阶段,自己有一个责任:“要发扬、要推广我们中国传统文化。我希望为此尽一份力量。”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自认已经不再是年轻人的翟健民也开始尝试着用抖音、快手、B站等短视频网站,去推广中华传统文化,并且颇有成绩。很快,翟健民就成为了抖音特批的第一个持有古董拍卖牌照的人。当他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内心还有一点不确定,到底要不要通过抖音平台做艺术品拍卖。这个时候,妻子的话使他下定决心。他的妻子跟他说:“你与时俱进,是香港同业里面最早在这样的平台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人,这是求之不得的事情,通过这个平台,你可以传播很多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
“很多人通过网络直播卖东西,但是我们不是以商业为主,我们主要是通过器物带出更多的知识,介绍这件器物的历史以及它的文化和艺术价值。”翟健民说,“这些器物承载的都是我们中国深远的文化,大众不知道,我们不讲,谁去讲呢?我们有这个责任去告诉大众。”
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使命与责任
翟健民和他的团队,在抖音直播上可以说是一鸣惊人。第一次拍卖直播,就取得了可圈可点、意料之外的成绩。翟健民在直播中,负责讲述每一件器物,会因为过于投入而忘记时间,一件器物能讲述40分钟,甚至一直直播到凌晨一点,也感觉不到困意。或许,令他坚持下去的,是哪怕到了半夜都还在进入直播间的粉丝。“他们愿意听我讲故事,愿意听我们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翟健民说道。直播间不减反增的粉丝数,给他和团队带来了更大的动力。“这让我更深刻地感受到,向年轻人传播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这份传承和发扬的重任,翟健民也有心交给儿子翟凯东。也许是血脉的传承,也许是从小到大的耳濡目染,翟凯东也像他的父亲翟健民一样,非常喜欢中国传统文化。年底,翟健民决定在北京开设永宝斋。他选中了北京朝阳区潘家园附近一个非常大非常宽敞的门脸,但在最终敲定、需要签字时,翟健民还是有一些犹豫不决。是翟凯东的支持,使得他下定了决心。翟凯东对他说:“不需要犹豫了,就是这里了,我们要做好传播中国传统文化这件事。”
翟凯东从小被父母鞭策,深知做古董需靠眼力、靠记忆。“父母常说,接触古董要从小开始,因为年纪大了要记熟历史资料会越来越不容易。”多看多上手才能练就基本功,这是一条没有捷径的路,也是古董行业“慢”的原因。翟凯东从小“泡”在古董中,幼时并非最爱,但种子早就悄悄萌芽。在美国留学期间,他依旧保持良好的习惯,经常去博物馆、拍卖会等看亚洲艺术藏品。他在大学博物馆看到很多中国古董,觉得外国人尚且对中国文化如此有研究,自己更有使命推广中国的传统艺术。回到永宝斋后,他把大部分的精力放在国际古玩展上。
目前,翟凯东每周往返香港与北京两地,孜孜不倦地做着推广中国传统文化的事业。他创立了“值点网”,通过这个网络平台分享古董行业的最新消息和知识,希望能够吸引对古董有兴趣的年轻人。
翟健民看好下一代的年轻人,毕竟文化的传承,就是一代又一代的传递。对于古董的热爱,让这对父子齐心协力、并肩前行,承担着自己的责任与使命。“如果我身体健康的话,我希望永不退休。”翟健民说,在他脑海里,不会有“退休”这两个字出现。
“很多人问我为什么要举办古玩展,大家都说这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要赚钱很简单,但是这不是为了赚钱。我只是希望推广中华传统文化。”翟健民说道。
(《小康》·中国小康网独家专稿)
本文刊登于《小康》年8月下旬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