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血流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陈新报告文学藏地雪莲原发北京日报
TUhjnbcbe - 2023/8/26 18:50:00

报告文学——

藏地雪莲

陈新

从语言学起

有一首穿越六十多年风雨,优美地吟唱着家乡美丽风情的歌,曾时常在白伟伟夜深人静时的耳机里播放,这首歌名叫《人说山西好风光》,歌唱的是他无限思念的故乡。

白伟伟年9月出生于山西省吕梁市,年12月,19岁的他参*入伍到西藏当兵,在这片云上的世界里,他的视线澄澈,理想透彻,高原的风吹动了他的心,他爱上了这片奇峻雄险的土地。

年退伍之后,各种诱惑在他面前如同柳絮般轻,只钟情这方俊逸的圣境,他通过考试成为了山南市乃东县(后来改成乃东区)财*局一名职工。

白伟伟人生的阳光开启于吕梁市。吕梁市位于山西省中部西侧,因吕梁山脉由北向南纵贯全境而得名。吕梁是老区,革命战争时期是红*东征主战场、晋绥边区首府和中央后方工作委员会机关所在地。一部《吕梁英雄传》,是吕梁人民不畏牺牲、前赴后继的真实写照。

耳濡目染,白伟伟身上也有着这样一种英雄气节。

生活素淡,境界蔚蓝,这是他心中西藏一尘不染的生活。这样的生活可以高冷,却不能苦寒。手可以捧起阳光,但放飞有意义的生命更重要。因而西藏自治区精准扶贫工作开展起来之后,年11月,他主动请缨,申请到乃东县结巴乡格桑村出任第一书记。

格桑村是一个美丽的村,白云书写着空灵,雪山传递着永恒。而夏天,还有那么多不知名的花儿,五颜六色低矮地挤满大地。

然而,这里除了辽阔的天空,以及平静的身影,更多的却是散漫的因习。格桑村户人,建档立卡贫困户22户72人。年,格桑村被评为软弱涣散村,基层组织薄弱。

“帮扶工作怎么帮?怎么扶?”

“怎么调动贫困群众的脱贫积极性?”

“怎么发展村集体经济、带富群众?”

……

驻村的第一天,白伟伟目睹了格桑村的现状,心情沉重得彻夜未眠,把一个黑夜等到消逝,也因此一直思考着这些问题。

从第二天开始,他在村“两委”人员的带领下,走村入户,了解村情民意,把脉致贫原因,核实贫困信息。

在调研的过程中,为了做到心中有数,他每到一户,都会拿出本子,随问随记,像个学生,很认真。

贫穷的安详与无助的渴望,刺激着他的神经。

陡峭的命运,逼仄的阅历,甚至安于窘困拮据的折磨。

“我现在是格桑村的第一书记,也是格桑村的村民了。我要发自内心地把格桑村当成自己的家,把格桑村的村民当成自己的亲人。”

在第一天调研结束之后的晚上,白伟伟在自己的调研本子的首页,写下了上面这句话。为了警示自己不忘初心,他不仅将字体加粗,还在这句话下面用红笔划上了波浪纹予以强调。

困难浩荡,他的内心为责坚强。一场意料的雨水,淋湿了他的情感。

洛桑卓玛是格桑村的贫困户,她家的贫困是因为缺少劳动力而致。

洛桑卓玛家有三口人。洛桑卓玛自己身体不好,大女儿达珍在家务农,小女儿益西卓嘎考上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家里挣钱的人少,需要花钱的地方很多,所以入不敷出,生活过得甚为艰难。

十一月的山南乃东县,已是萧萧寒冬。狂躁的风猛烈地吹着,雪花像刀子一样被风挟裹,硬硬地砸在人的脸上,如玻璃碎渣扎人般地痛。但洛桑卓玛一家却穿得破旧单薄,难御瑟瑟寒风。她们所谓的家,四壁透风,陋室空空。

看到母女仨自卑,羞涩而又无助的眼神,白伟伟的心里莫名地难受。

通过调研了解到洛桑卓玛家的具体困难的那个晚上,他又失眠了,自己在她们眼中如同阳光,携着温暖,那么我该如何帮助她们呢?

为了使洛桑卓玛家尽早脱贫,他觉得达珍如果利用农闲去城里打工,也许能够挣一份钱。

虽然洛桑卓玛身体不太好,但是农闲时节还是可以照看庄稼的。

可是达珍能打什么工呢?达珍没文化,要是好找工作的话,也许早就去城里务工了。

不过,洛桑卓玛家令白伟伟恻隐的同时,也让他发现了一个亮点:洛桑卓玛家徒四壁,却打扫得很干净,这在当地村民中很难得。

那达珍愿意去做保洁吗?

也许做保洁的工作要好找一些,也不需要什么文化。

当然,这事还得跟洛桑卓玛母女商量才行。

当白伟伟将这个想法告诉给洛桑卓玛和达珍后,母女俩当即表示太好了,并一连说了好多个谢谢。

之后,他便利用周末四处求人,最后在山南市职业学校为达珍找了份保洁的工作。

帮了达珍,还要帮益西卓嘎。

想到益西卓嘎上学没机票钱,白伟伟又为她忙前忙后,不仅自掏腰包为其购买机票,还开车将其送到拉萨机场。

苦寒的生活之路是逼仄、陡峭的。但关爱之路是宽广的、敞亮的、备至的。

事无巨细,润物无声。

望闻问切,方能找准病根,并对症下药。

通过逐户走访调查,白伟伟深刻认识到,要拔掉“穷根”,最重要的就是发展让村民长期受益的村集体经济,实现从“输血”变“造血”。

然而摆在他面前的困难,比他想象的要多得多,也更为艰难。

他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与村民之间沟通的问题。如果不能很好地与村民沟通,自己怎么帮助他们?

这个沟通的问题,还不仅仅是情感交流,智识普及,而是普通的交流都不行。因为彼此语言不通,必须有翻译才行。

不要说完全不懂藏语的自己与村民之间的交流了,就是平时和村“两委”成员开会,他也只能对“两委”们非常不标准的普通话进行半听半猜才能勉强会意。

我的个天!如果语言都不通,我何以能够融入他们?感受他们的疾苦?走进他们的心里?

白伟伟很着急。

脱贫攻坚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真是一块硬骨头。又尤其是西藏自治区的脱贫攻坚,更是一块很硬很硬的骨头。

“原来以为很艰难,我是一个不畏困难,迎着困难上的人,所以主动申请到格桑村驻村。但现在看来比之前想象的要更难,要让格桑村的百姓实现脱贫致富,非脱一层皮不可!”

白伟伟在自己的日本记上写下了这样一句话。

“我是*人,死都不怕,脱层皮算什么?”

在遇到困难,一筹莫展的时候,白伟伟经常这样安慰自己,鼓励自己。

自己听不懂藏话,那么百姓也未必能够听得懂普通话,白伟伟决定首先从改变自己开始:“我要学会藏语!”

他不仅要改掉自己普通话中所带的山西口音、吕梁口音,使之更标准,还要求自己必须学藏语。

藏语难学,但是自己天天置身藏语的环境之中,一天学几个词,又有何难呢?

于是他积极主动向乡亲们学习藏语,为了攻克这个难题,他不仅给自己规定了任务,每天要学多少藏语词汇及句子,而且和藏族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完全把自己融入到乡亲们的生活之中。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学习之后,他学会了“贡康桑”(你好)、扎西得勒(吉祥如意)、突及其(谢谢)、卡里沛(再见)、如索得波饮拜(你好吗)等日常用语,还差不多能够与乡亲们通过藏语像朋友一样聊天,了解他们的想法,聆听他们的心声。

受伤与救人

爱,是感情的基础,是心灵的焰火,是距离的天敌。

白伟伟的努力既获得了乡亲们的认同,也让乡亲们很感动,更照亮了梦想的天空。

虽然自己学习藏语的成绩不错,但是身为山南市乃东区结巴乡格桑村驻村干部、第一书记,他心里非常明白,自己到格桑村驻村学习藏语不是目的,要让该村脱贫致富才是目的。

那么如何才能让该村村民脱贫致富呢?这是他最伤脑筋的事。琢磨来去,他决定把目光放在项目争取上。

白伟伟是一个爱学习的人,懂的*策多,工作方法多,也很有韧劲,有了想法,他不怕实不现。乃东区财*局局长才仁顿珠对此印象十分深刻。这个有能力的年轻人既让他兴奋,也让他犯难。有一次为了争取一个项目,白伟伟守着才仁顿珠谈,让才仁顿珠叫苦不迭又十分感动。

那几天,白伟伟守在才仁顿珠的办公室,才仁顿珠忙,他不打扰;办公室有人进来找才仁顿珠,他便端茶倒水,然后出去转一圈。等别人一走,他又回到才仁顿珠办公室,继续谈自己的项目规划……格桑村这个项目没落实,他就守在财*局不离开。

就这样,他申请到了8.58万元用于格桑村值班室和厨房的维修;之后,用同样的方法,他又申请到了30万元用于格桑村能繁母猪养殖项目。

这些项目,成为集体经济发展破天荒的种子,在原始荒僻的格桑村里生长,为脱贫致富注入了新的动力。

白伟伟带着村民们努力地行进在脱贫攻坚的艰难道路之上,但苍天却不时制造一些麻烦,阻逆脱贫的方向。

年7月,一场突降的暴雨引发格桑村二组擦沟段发生洪涝灾害。

他迅速与村“两委”班子组织干部群众投入到防汛抗洪工作一线,挖填坑洞、搬运沙袋、清除路面淤泥,确保村民生产生活安全。

爱在奔流,灾情在退却,忘我地工作,也让白伟伟付出了代价:他的右脚被石头砸伤,鲜血直流,把他穿的凉鞋都染红了。

“天啦,白书记,你快看你的脚,这是怎么了,出了这么多血?”

村主任索朗达杰突然指着白伟伟的脚惊呼。

白伟伟装作没事:“没关系的,刚才被石头砸了一下。”

“你看血流得好厉害,而且脚也砸青肿了,快到村医务室去治一下。”

“这有啥?”白伟伟笑了笑说:“我曾是*人,*人有条铁律,那就是轻伤不下火线。”

“可是你现在已经不是*人了呀!”

“一日为*人,终生为*人。现在的抗洪抢险就是战斗,我哪能撤退呢?”

他说着,撕下自己所穿背心的一角,对伤口进行一番简单包扎,便忍着剧烈的疼痛,一瘸一拐地继续投身到防汛抗洪的战斗中。

洪水最终退去了,村民们的损失也降到了最低,但由于白伟伟脚上的伤口当时处理得不好,却感染了,灌了脓,上医院治了一个多月才好。

年8月22日,白伟伟的脚伤终于治好了,医院取下脚上的纱布,给伤口拆线,准备快乐地开始健康人生的时候,却又因一件突然发生的事而昏了过去……

“在别人困难的时候能帮就帮一把,锦上添花容易做,难得的是雪中送炭。我要做一个雪中送炭的人!”

白伟伟以*令的方式要求自己这样做。

看到村民磨糌粑粉不方便,白伟伟又从第一书记经费中拿出1万元建造了水磨坊,自此,全村人都到这里来磨糌粑,省时又省力,也在磨糌粑的过程中,倍感他的好。

通过调研了解到格桑村幼儿园的孩子中午休息的条件不好之后,他又协调有关部门,为孩子们争取到了床上用品三件套,以及一辆运输用的电动三轮车。

有一天,白伟伟得知在山南市的堂姐对自己的网吧进行重新装修后,要变卖一批桌子、沙发,连忙前去讨要,并将之拉到格桑村里,送给有需要的人。

白伟伟不仅是一位实施脱贫攻坚的好干部,还是村民心中的活雷锋,修电脑、修家电、修太阳能电池、修汽车、换灯管……什么活他都干得有模有样。

一个书记,却成了村民的修理工,这令村民感慨不已。

当修理工当然不是白伟伟进行精准扶贫的措施和高明,他的高明在于他能够慧眼识未来。

资源是资本,是财富,更是生产力。

为了格桑村有更多的土地,白伟伟也在殚精竭虑夙兴夜寐地奋斗。

他特地请相关人才到村里考察,发现村里的戈壁只要平整之后,便能弄出多亩可以耕种的土地,这可是好资源啊!

为了使这个规划变成现实,他认认真真做了可行性报告,这个可行性报告不仅得到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也得到了广大村民的积极支持。之后,他发现乃东区财*局院子里有一辆停放未用的装载机,简直心花怒放:有装载机来平整戈壁,岂不比靠人工平整要事半功倍?

他又开始了游说与奔波,像春风缠绕大地,通过他的努力,最终免费借来了这辆装载机。

村民投劳,有机械化协作,这个项目很快实施起来。

看到这片即将“开垦”成功的多亩土地,村民们垂涎欲滴,这时白伟伟说话了:这片土地每个村民都有份,因为今后靠这片土地赚的钱,归村集体所有,用于改善民生。

村民们干得更起劲了。

荒废了千年万年、被戈壁垄断的土地,在白伟伟的领导之下,在格桑村村民的齐心协力开掘之下,正在焕发出青春的活力。而白伟伟自己春的季节,却在默默地离他而去。

这事,令他的家人非常着急。

家里人一直催白伟伟结婚,并给他在吕梁老家介绍了一个女朋友,但忙于格桑村脱贫攻坚工作、忙于戈壁滩变良田工作的他,却一直抽不出时间回老家相亲。

“你都32岁了,还不结婚,连亲都不相,你怎么这么不懂事呀?”

有一天,在老家给白伟伟打电话为此事催促多次的父亲冒火了。

“你说说,我们村里跟你同龄的还有谁没结婚呢?只有你一个人了啊!你同学的孩子都好几个了呀!你比他们差吗?你为啥不肯相亲,不肯结婚?你就不怕村里人嘲笑你父母的老脸吗?”

“爸爸,我现在是脱贫攻坚的驻村干部,任务重得很,哪有时间相亲呀?再等等吧!再说,这是啥时代了呀?32岁没结婚的人也不少呢。”

见他仍不当回事时,终于忍无可忍:“我不跟你说这么多,你要是还认我这个父亲的话,你今年就必须回来相亲!”父亲下命令了:“就算你等得起,人家姑娘能等得起吗?你这样做,我们如何对人家姑娘,对姑娘的父母交待?否则我们没有你这个儿子!”

“好吧!好吧!我利用今年年假回山西相亲吧!”

“反正就这么说定了!你不回来,看我怎么收拾你!”

脱贫攻坚的任务很重,父母的话又不能不听,孝顺的白伟伟只能认真考虑这件事了,他决定利用年年底休年假的时间回老家相亲,同时把农村的房子装修装修。

虽然平时很忙,其实好几年没有回过山西老家的白伟伟,何尝不想念父母?不想念家乡?不想念家乡的亲人?不渴望拥有一个温馨的小家?不渴望与爱自己的人夜夜缠绵?不渴望有自己可爱的小宝贝绕膝?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夜深人静,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他,脑海中总会潮涌起对故乡的无限牵挂。

甚至,情难自抑之时,会将手机里的家乡歌曲翻出来,放给自己听。

人说山西好风光

地肥水美五谷香

左手一指太行山

右手一指是吕梁

……

放得最多的,就是这首《人说山西好风光》。

不过,再想念、再渴望、再情难自抑,他都是理智的,有所取舍的:对家乡亲人的思念,细想起来,那只能算是儿女情长,而脱贫攻坚,才是大气大义之事。我是吕梁人,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男儿不怕千般苦,女儿能绣万种花。”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脱贫攻坚的事业之中,也是吕梁精神的传承。

父母催得急,认真想想,这是人生美好的事。

自己人生中美好的事,当然更应包括格桑村这多亩从戈壁中开垦出的,就要完工的土地。

年年底两桩美事即将顺利呈现,太棒了!

然而,当格桑村多亩从戈壁中新开垦的土地刚刚完成之时,决定利用年假动身回山西探亲的白伟伟,却累得病倒了。

突如其来的肺水肿

这世间最能焕发生机的是什么?是金钱?是权利?还是地位?

是真爱,是挚情,是水土,是与阳光同行!

“如果独大个人得失,这样的人生其实是一种空洞的、软弱的、麻木的、无病呻吟,自我沉醉却又索然无趣的人生。”

白伟伟时常这样警醒自己。他在乎的不是自己,而是脱贫攻坚工作,而是山南市乃东区结巴乡格桑村村民们的幸福生活。

年12月10日,白伟伟的身体有些不舒服。忙于脱贫攻坚紧张任务的他并没有多在意,以为只是个小感冒,买点药吃吃,多喝水,慢慢就会好的。

以前有点小痛小疾,也是这样处理的。因而一向身体很好的他并没有把生病放在心上,始终坚持在工作岗位上。

但是由于工作强度太高、劳累过度,又谁知吃过药之后感冒症状非但没有消失,而且他的身体还发起烧来。

年12月14日下午,由于头痛欲裂,意识到自己的病有些严重的他,才请假去了诊所看病。

医生在给他诊治时说:“你又咳嗽又发烧,感冒有点严重呀,要注意休息。”

“谢谢医生,我会注意休息的!”

但是拿了药之后,心里想着工作的他又立即返回岗位,为脱贫攻坚四处奔波。

这次感冒确实有些厉害,医生所开的药物也没效果,白伟伟越烧越厉害。

他觉得可能要输液才行。因为除了发烧以外,身体还乏力,呼吸还困难。

年12月16日下午,忙完工作后,白伟伟又拖着不适的身体,到诊所输液。

就这样连续输了两天液。

疾病噬咬着身体,工作又不能停,也不愿意停,这是一场拉锯。这次,身体的高烧仿佛跟他较上劲一般,始终不退。

可怕的还有程度越来越深的咳嗽,越来越乏力的气喘。年12月18日,他还咳得咯血了。

“咳了这么些天,喉咙咳破了,咳出点血丝很正常。”

他不着急,也不担心什么,因为这种情况以前也有过。

但是这次医生却着急了,呼吸困难,咳嗽咯血,这是感冒吗?

“不能再这样输液了!我们这里医疗条件有限,你的病不能拖,医院诊治!”

“可是我的工作任务很重呀,村里离不开我呀!”

“离不开也得离开,没有身体怎么工作?”医生近乎跟他吵了:“医院诊治的话,我敢肯定,再过几天,你就会坚持不住了!我请问你,万一是肺水肿怎么办?”

“不会的,我在高原呆的时间又不是一年两年,早就是西藏人,高原人了,怎么会因为一点感冒就成肺水肿呢?”

白伟伟虽然口头上这么说,但是他心里还是有些害怕:呼吸困难、发绀、阵发性咳嗽伴大量白色或粉红色泡沫痰……这确实有肺水肿的特征。

于是在医生不容商量的坚持下,他于当医院住院治疗。

不幸言中!

医院在对白伟伟进行检查之后发现,他的感冒由于延误治疗,真的成了高原肺水肿。医生立即对其采取利尿、强心等药物治疗,并给予吸氧、镇静治疗。

然而医院医疗条件也有限,见他的病情越来越严重,几个小时后,医生建议他务必转院,并于年12月19日凌晨两点,将他转到了医院治疗。

得知白伟伟生病住院,医院抢救的消息后,他的一些同事、医院看他,但他却若无其事地安慰大家:

“没事的,你们不用担心我,也不要来看我,以免影响工作。我这么年轻,曾经是*人,身体棒得很,住几天院,输几天液就好了。”

真的没事吗?

疾病是个凶残的家伙,它们疯狂扑来的时候,哪管你身体棒不棒,或者曾经有多棒?

感冒发烧的程度愈发严重,肺水肿病情也越来越严重。

不幸的事最终令人难以置信地发生了。

虽经过两天的努力抢救,白伟伟还是停止了呼吸,生命永远定格在了他对山南市乃东区结巴乡格桑村脱贫攻坚的事业上。

多么年轻,才32岁啊!

奉献的时光,正将一个个闪亮的日子叠加在了格桑村这一片神奇的土地之上,他的离去是那样仓促、那样突然!

上天无情,生命无常。

“勤奋、踏实、吃苦耐劳、积极向上、头脑比较灵活、沟通衔接能力强。”

这是白伟伟留给曾跟他共事过的领导、同事的印象。

虽然从城里的区财*局到格桑村驻村只有两年多时间,但是白伟伟脱贫攻坚的成绩却不小,格桑村也因此而发生了很大变化。

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他为格桑村做的贡献却历历在目:申请到了10万元经费,改善了村委会的办公条件;村里公务用车有故障,他自掏腰包花费1万多把车修好;争取到2万多元资金为村卫生室装上窗帘,避免药品曝晒……

在他的带领之下,经过不断努力,格桑村的集体经济收入由年的3.5万元增加到6.5万元。这些钱,全都用到了年脱贫攻坚的刀刃上:其中元用于为全村提供收割机加油费,剩余元则用于为村里的奶牛购买饲料。

年,除了购买饲料外,白伟伟又为村里购买了6头母牛、5头短期育肥公牛,进一步促进了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自从白伟伟驻村以后,格桑村村民的人均收入,由年的元增加到.12元。

两年里,还将格桑村的亩戈壁改造成了良田,这个贡献可谓大了。

因为工作出色,年,白伟伟被评为山南市乃东区优秀工作人员和山南市优秀驻村工作队员。他生命中最明亮的时光,刻在了这片他厚爱的土地之上。

长明的酥油灯

好人总令人落泪。

或令你感动得落泪,或令你感怀得落泪。

得知白伟伟去世的消息后,格桑村*支部书记旦增白玛哭了,村主任索朗达杰也哭了。虽然他们共事的时间并不长,但是他们却深深地喜欢上了这个汉族小伙子。

白伟伟的突然离去,让整个格桑村都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中。

蓦然回首,不觉潸然泪下。

“你怎么舍得离开我们呀!以前我儿子的电脑坏了,没人会修,你得知后,当天就利用休息时间来我家里,不仅把我儿子的电脑修好了,还教儿子电脑维护知识。可是今天,我儿子的电脑又坏了,我该找谁修呢?兄弟呀,我真的很悲伤!”

得知白伟伟牺牲的消息后,村民普布卓嘎哭得难以自抑。

白伟伟生前在格桑村驻村,他去世的消息却让桑嘎村一个名叫赤列更才的大男人痛哭流涕:“兄弟啊,听说你得病之后,我心里很着急,医院看你,没想到你这么快就走了!你曾救过我的命,我一直想报答你,现在你不在了,你让我该如何报答你呀?”

那次抗击洪灾中受伤的脚经过一个多月的治疗,终于伤好了,年8月22日,医院给自己脚上的伤口拆线。之后,当他快乐地作别医生,准备踏上归途的时候,却得知桑嘎村一个名叫赤列更才的贫困户正做肝癌手术需要输血,却一时找不到相同血型的血液,于是他马上对手术医生说,自己是O型血,可以为赤列更才献血。

“你是O型血?可以献血?可是要献毫升血液啊,你能行吗?”

“能行的,你看我的身体多棒,以前是*人,所以没问题的。”

白伟伟后来说,其实当时他心里也不太踏实,在内地献毫升血不算什么,这可是在海拔0米的高原呀!但是如果自己不给赤列更才献血,赤列更才便没救了,自己献血怎么也不至于没命。

“感谢您伟大的爱心!要不不献这么多吧。”

先是怕白伟伟说自己愿意给赤列更才献血是随便一说,担心他不当真。现在看到白伟伟当真且很坚决之后,却又犹豫了,害怕白伟伟献血后身体出问题,因而又反对他献这么多血。

“我今年才31岁,又曾是*人,身体棒得很,所以没问题。再说了,我如果不献够毫升血,如何救得了赤列更才大哥?”

白伟伟的执拗,令医护人员动容,更将赤列更才和赤列更才的亲人感动得哭了。

就这样,他为赤列更才献上了毫升鲜血。

然而,献医院,脸色苍白的他就晕倒了,之后被众人扶起,又是给掐人中,又是喝葡萄糖,医院的椅子上休息了好一阵,才勉强能行走。

“兄弟呀!我的命都是你给的呀!你对我们这么好,你怎么舍得离开我们呀!也许你不给我献血,你身体的免疫力就不会降低,就不会得肺水肿,也就不会牺牲,是我害了你呀!我要将你的照片放大,挂在我家里,为你上香……”

赤列更才絮絮叨叨的哭声,令人断肠。

“白书记呀!现在日子越来越好了,都还没来得及说声谢谢,你却走了。”洛桑卓玛也悲伤欲绝:“你对我们家这么好,我要让我小女儿益西卓嘎将你的故事写成文章,记在心里。”

“不相信,白书记还那么年轻,怎么会这么快就走了。”

“只是感冒了,要是抽空检查下身体,也不至于早早就去了。”

“这么好的人,怎么就没了呢?他还这么年轻,帮助了我们这么多,没想到……”

白伟伟生前更多的同事、朋友,以及村民们,都无法接受他永远离开的现实。

但,这就是事实,悲痛的事实。

能否接受都是如此。

任何伟大都来自于平凡,任何伟大也成长于平凡,任何伟大更成就于平凡。白伟伟就像一颗引人注目的流星,在曾经接触过他的人们心中,耀眼地留下温暖且透彻的光辉,然后自己却永远地消失在了黑暗之中。

为了纪念白伟伟,年的春节、藏历新年,格桑村没有一家人开展任何庆祝活动。

不仅如此,许多村民还自发地在家里为他点燃酥油灯,祈福念经。

长明的酥油灯,摇曳着发出柔和的光,在藏族同胞的信仰里连接今生来世,为心中的亲人照亮往生天堂的路。

在村民们心中,白伟伟这样的扶贫干部,如藏地雪莲一般,给他们带来希望与美丽,在高原传播温暖与光辉。

——本文原发年12月6日《北京日报》

作者陈新,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大通镇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成都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成都文学院签约作家。

1
查看完整版本: 陈新报告文学藏地雪莲原发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