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血流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如何预防肠癌听听医生怎么说 [复制链接]

1#

张大爷最近经常肚子痛,一天能排好几次便,但是每次的量又不多,排出的粪便也是呈不正常的细长状,有时候还带血。

一开始,张大爷还以为是自己的老毛病痔疮犯了导致的便血,肚子疼、排便多也以为是消化不好,没有太放在心上。

就这样持续了两个月,张大爷有一次晨练完上楼的时候突然感到头晕目眩,一下子栽倒在地上,邻居见状,立医院来,医生初步诊断为贫血导致的晕眩,再加上张大爷空腹晨练,才会倒在楼梯上。

张大爷感到很奇怪,以前从来没有贫血的症状,怎么突然就贫血了?

这时,他才想到近两个月自己一直在断断续续的便血,于是他立刻将这一情况告诉了医生。

这个症状立刻引起的医生的警惕,医生马上给张大爷做了指检、镜检以及大便隐血试验,发现张大爷的直肠部有一个肿块,且隐血试验为“+++”,根据这一结果,张大爷又做了癌胚抗原的检测,发现癌胚抗原升高,张大爷被诊断为直肠癌。

据送来的人说,张大爷平时爱好晨练,运动规律,生活作息也健康,平时身体非常硬朗,不应该得癌。但是,经过深入地了解,我们发现张大爷是个老烟民,已经有四十年的吸烟史了,而且张大爷平时不爱喝水和吃水果,往往是以酒代茶,顿顿是无肉不欢,这样的饮食与生活习惯和直肠癌是分不开的。

万幸的是,张大爷发现的还算早,并没有向远处转移和浸润,仍然可以通过手术根治。但是,他这个饮食习惯是必须得改改了!

其实,大肠癌这个疾病是一个非常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在全球的肿瘤发病率中排第三名。所以尤其是对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来说,了解大肠癌是刻不容缓的。

一、大肠和肠癌

大肠,上连小肠,下接肛门,是消化道中一个重要的部分,包括盲肠、阑尾、结肠、直肠和肛管。大肠能够吸收食物残渣中的水分、无机盐和维生素等,使大便成型并润滑大便,使其顺利排出体外。

肠癌一般指大肠癌,大肠癌也叫做结直肠癌,是发生在大肠部位的癌症,是大肠黏膜上皮由于各种因素导致恶性病变的结果。大肠癌可以分为结肠癌和直肠癌,其中直肠是最常见的部位。

值得一提的是,大肠癌男女比例为1.65:1,特别是中年男性。在地区方面,欧美国家的大肠癌发病率一般高于亚洲国家,但是年龄多在60~70岁,而在我们国家,大肠癌在40~50岁中较为常见,而30岁以下仅占10%左右,相对来说较少,所以45岁左右的这类人群应该更加注意。

大肠癌之所以在各个地区的发病率和年龄都有差异,是因为它的发病与遗传、饮食和环境都有较为密切的联系。

二、肠癌的原因

肠癌的原因与它的发病密切相关,想要预防肠癌,就必须首先了解它的这几个原因。

1.遗传因素

有研究表明,如果亲属中有人患有大肠癌,那么这个人患上大肠癌的概率将会比一般人高3~4倍。而且,在大肠癌患者中,也有10%~15%的患者有遗传背景。家族遗传性大肠癌可以分为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HNPCC)、黑斑息肉病(PJS)以及少年息肉病,前两种较为多见。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是指大肠腺瘤大于个的大肠癌。

我们发现高达80%的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患者是由于位于5q21-22的抑癌基因APC突变引起的。由于遗传因素,大肠中会生长很多息肉,数量的庞大就加大了癌变的可能性。

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的发生则与几种错配修复基因的突变有关。

错配修复基因的功能是纠正基因复制的时候出现的错误,维持DNA和复制遗传的稳定。如果错配修复基因突变,基因复制不稳定,及其容易引起癌变。

所以,有家族性大肠癌遗传的人群应当更加注重生活上的预防,医院做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2.饮食和生活因素

任何疾病地方发生都是离不开我们的生活和饮食的,大肠癌也是一样,而相对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来说,这一方面是我们最容易干预的部分,应当格外重视。

在饮食方面,肉类对大肠癌的影响尤为显著。红肉类食物影响大肠癌的机制可能是通过烹调过程中产生的杂环氨基酸、食入后肠中产生亚硝酸盐产物或者肉中铁剂参与氧化作用而导致肠道受损,使患直肠癌的风险增加40%,所以经煎、炸、熏、烤之后的肉类尤其对肠道有害。

另外,高脂肪的饮食容易增加胆汁酸的合成,胆汁酸进入肠道,大肠中胆汁酸含量升高,容易诱发大肠癌。

在生活习惯方面,我们就不得不提烟酒习惯和运动习惯。有研究发现,常年吸烟的人群大肠癌发生率和病死率都高于正常人。而乙醇可以通过细胞*作用和激活微粒体酶使前致癌物的活性增加而导致大肠癌。

在运动方面,运动过少者的肠蠕动弱,与粪便中致癌物的接触时间长,也更容易引起大肠癌。

因此,我们要多吃蔬菜瓜果和膳食纤维,他们不仅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维生素,还含有可以有效抗癌的活性物质如酚和*酮类等,能有效保护肠道。

我们也要多吃含有叶酸、硒、钙等元素的食物,也能够有效降低大肠癌的发病率。

另外,我们要尽量戒烟,合理喝酒,积极参与体育运动,提高身体素质。

3.环境因素

有研究发现,大肠癌的发病率与所在地区土地中元素如砷、钒、铯、铊、铀、锑等元素的含量高低有关,他们会减少人体对致癌因素的吸收,减少氧化作用,减少大肠癌的发病率。

所以,居住在微量元素丰富的土地上的人群发病率一般比较低。癌症的发病率也与个人的心情和压力有关,相对轻松快乐的环境也能减少大肠癌的发病。

另外,还有一个环境因素值得我们注意,那就是血吸虫。

血吸虫多见于长江流域及以南的区域,多寄生在肠道和肝脏中。如果血吸虫感染累及了肠道,可能会导致肠道的炎性改变,最终演变为大肠癌。

这三种原因都是促成大肠癌的因素,大肠癌起病较为隐匿,在已经得病的情况下,及时对自己做出正确的诊断便成了重中之重。

三、三种迹象,表明肠道已“病”得不轻了

由于大肠癌的隐匿性,出现以下这三种情况,就表明我们的肠道已经病得不轻了,医院!

1.腹部不适

肠道形成癌症可能为出现腹部的肿块,更严重的情况可能会出现胀痛、隐痛或者坠痛,这与肠癌的部位有关。

肠癌造成腹痛主要有三个机制:

首先,是肿块对肠粘膜的刺激;

其次,是肿块导致肠腔狭窄和肠蠕动增加,导致肠道痉挛;

最后是肠癌发生的转移性疼痛,如肺痛、胸痛、脑痛。

如果一直拖着没有看病,肿块越来越大,容易出现肠梗阻的状况,这个时候腹痛就非常剧烈了,应当立刻就医,否则会出现生命危险。

2.大便改变

结肠癌和直肠癌的大便改变有所区别。

结肠处粪便尚未完全形成,所以结肠癌时病人粪便比较稀少、带血,有腹泻和便秘交替的情况。

而直肠靠近肛门处,粪便已经成型,因此直肠癌的病人由于肿瘤的影响,排便时疼痛明显加重,排便次数也增加,大便带血且形状较为细长。如果直肠癌肿块过大,压迫到了膀胱,也会导致排尿困难。

3.全身症状

因为肠癌病人的排便会导致持续性的出血,所以首先会出现贫血的症状。

在肿瘤的影响下,病人吸收能力下降,从而也会出现乏力、困倦、消瘦的情况。另外,肿瘤也会释放致热物质,引起发热。

这些症状在前期肠癌的发现中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常说,肠癌是拖出来的,这正是因为肠癌一开始症状不明显,很难引起我们的注意,最后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所以我们必须了解这三个症状,医院诊断,发现病症并积极治疗。

四、肠癌的诊断和治疗

直肠癌最简单首先的诊断方式是直肠指诊。

其他部位肠癌或者是指检不明确或是疑似时都建议再行肠镜等内窥镜方式进行直接检查,也可行实验室与影像学的手段多重诊断,以达到早诊断早治疗的目的。

由于直肠癌发病位置较为隐私,检查手段病人难以接受,导致错过疾病的最佳治疗时期,所以作为病人,应最大限度的配合医生的检查,以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而大肠癌的治疗应当听取医生的意见,根据癌症的分期采取个体化治疗原则,针对不同的患者选用合适的治疗方法,多重治疗方法结合。

由以上可见,像张大爷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得大肠癌的人非常多见。这离不开他不良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所以我们应该做好预防工作,拥有一个健康的生活。

当我们出现便血、排便习惯的改变及大便性状改变的症状时,我们应当警惕起来,避免一拖再拖,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应当及时就医,以期最大幅度地根治肿瘤,提高治愈率,给病人一个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王建祥.例大肠癌临床首发症状及漏误诊分析[J].四川医学,,26(8):-.DOI:10./j.issn.4-..08..

[2]覃安强.大肠癌的发病因素及早期防治[J].饮食保健,,7(13):.

[3]方捷迪,易慕华,李争艳,等.饮食因素及生活方式与大肠癌的关系[J].实用医技杂志,,20(12):-.

[4]梁锐.大肠癌的基因标记物及其遗传学改变[J].实用癌症杂志.,(02).

[5]王双双,关景明,范玉晶.大肠癌发病的相关因素[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13(4):-.DOI:10./j.issn.9-..04..

[6]郭勇.腹块、贫血、大便性状改变需警惕大肠癌[J].家庭医学(新健康),(4):63.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