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血流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49年林彪得知汪静宜苦等他22年后,托秘 [复制链接]

1#
治疗白癜风诀窍 https://m-mip.39.net/fk/mipso_6511103.html?ivk_sa=1024320u

林彪

年,红*落脚陕北的第二年,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沉静如湖的蓝天上,忽然飘来一朵半明半暗的云。

这一天,林彪收到了父亲林明卿从湖北老家写给他的信,这封信辗转多时,到林彪手中时,信封早已被污损得面目全非。

正所谓:“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林彪手举着父亲寄来的信,又喜又忧,自年至今,林彪已整整十年未与家人见面,身在*旅,思乡之情日甚,而今意外读到父亲的手书,见字如面,焉有不喜之理?

但让林彪忧愁的是在信中父亲反复向林彪提及汪静宜的名字,还说马上要把她送往延安与他成婚。

看着信中的内容,林彪更加惆怅了起来,思绪也渐渐飘回了从前......

年春节期间,林彪回到家中探亲时,曾对母亲提出要解除与汪静宜的婚约,林母听闻儿子的想法后,认为不对,便把此事告诉了林彪的父亲林明卿。

林明卿得知此事后,冲着林彪大发脾气道:“混账东西,哪有退婚的道理!”

林彪自幼便十分害怕父亲,如今父母都如此反对他解除婚约,林彪只得默不作声,但就他而言,是反对包办婚姻的,而这段婚姻正是他的父亲林明卿为他亲自定下来的。

林彪旧照

汪静宜与林彪是同乡,她家与林家大湾相距不远,她与林彪的姻缘,源于父辈之间的友谊。

林明卿年轻时在*冈县回龙山镇当店员,那时的他与汪静宜的父亲(教书先生)汪友成是当地为数甚少的两位文化人,他们都写得一手好字,且志趣相投。随着长时间的交往,相互的信任和尊重,使得他们建立了较为深厚的友情。

后来,林明卿虽然离开了龙山镇,但他与汪友成始终保持着书信交往,逢年过节时,他们还会相互拜访,以叙旧情。

有一次,汪友成来到林明卿家中拜访时,看到眉清目秀的林彪时,很是喜爱,便向林明卿询问小孩子的情况,当汪友成得知林彪只与自己的四女儿汪静宜相差一天后,便向林明卿提出两家“结亲”之事,林明卿之前就曾见过汪静宜,思虑了一会儿后,林明卿满意的点了点头。

在林明卿看来,与汪家结亲之举,既给儿子定下了一门亲事,又可继承上一代人的友谊,一枝并蒂,是极好的事情。

而那时的林彪和汪静宜仅有7岁,对于“结亲”之事,两个孩子当时都不懂,这门婚约也就被他们的父亲这样定下了。

少年林彪

就这样,在两家人的同意下,年1月29日,林明卿在家中办了两桌订婚酒,当然,亲戚朋友们都来为这门亲事进行祝贺。

然而随着林彪进入新式学堂读书后,他的思想也受到了新思想教育的洗礼,对于封建思想、教育,林彪是十分反对的,这其中就包括包办婚姻。

年,林彪受到堂兄林育南等人的影响,对国家大事、民族前途较为关心,并参加了一些学生运动,同年,堂兄把林彪带到了武汉,并把送到武昌共进中学读书,在那里,不断进步,渐渐走上了革命道路。

与此同时,由于林彪深受革命运动和新思想的影响,开始对家中早就为他定下的亲事越发不满意。

这便有了上文年,林彪春节回家探亲要求解除婚约之事,虽然遭到了父母的拒绝,林彪也慑于父威,此后表面上他虽然没有再提过解除婚约这件事,但他的内心却像吃了铁心丸一般,执意要挣脱父母的束缚,去寻找自己的意中人。

年,林彪考入了*埔*校,眼界更为开阔,心思也越来越高了,在此期间,父母曾多次要他回到家乡与汪静宜结婚,但都被林彪找了一大堆理由给拒绝了。

一直未见儿子回家的林明卿夫妇,一方面要百般劝说林彪,另一方面又要极力安慰汪友成和汪静宜,这也让老两口苦不堪言。

林明卿夫妇旧照

年,当林明卿得知儿子林彪随北伐先遣团驻扎在武汉休整时,便与妻子商议让儿子林彪回家一趟将与汪家姑娘的婚事办妥,但当他想到之前儿子一直拒绝,便决定想办法把林彪叫回来。

思前想后,林明卿托人给林彪送去一封信,信中大致意思写的是林明卿生病了,让林彪速速回家探望。

在信寄出的同时,林明卿也通知了好友汪友成,让他做好嫁女准备,当汪友成得知林彪要回家后,便认为这次林彪回来一定是要结婚的,便给所有的亲戚通了气,告知女儿马上要出嫁了,与此同时,汪静宜也做好了出嫁的准备。

林彪在收到父亲的来信后,心里万分着急,他连忙向部队告假,匆匆赶往家中。

没几天,身着戎装、英武潇洒的林彪便回到了林家大院,回到家中后的林彪对父母敬爱有加、言听计从,对亲友嘘寒问暖,笑脸相迎,可唯独当双方家长催促他这次无论如何都要与汪静宜结婚时,他却铁青着脸死活不答应。

面对林彪的执拗,林明卿好言相劝道:“育蓉呀,你也不小了,这湾前湾后的同龄人中,就你一个还没成亲,就是比你年轻的一些后生,也有做父亲的了,你这次好不容易回家,就把婚事办了,了却我和你娘的心事吧!”

林母也抹着眼泪说道:“......你就算不替我和你爹着想,也得替人家静宜想想,一个大姑娘,拖了一年又一年,待在家里嫁不出去,要听多少不三不四的闲话呀!”

看着林彪依旧不为所动,汪友成指着一大堆摆在桌子上的贺礼,恳求道:“早些天,你父亲捎信来,说你要回家办婚礼,我们全家都很高兴,和亲朋好友都通了气,人家把礼都送了,你这次若不答应,叫我如何处理,怎样见人呀?”

面对父亲的劝说,母亲的落泪,林彪实在于心不忍,他只好得说自己考虑考虑,但林明卿并不满意林彪的考虑考虑,最终林彪实在拗不过父母,但他也实在不想被包办婚姻所束缚,便表态道:“父亲、母亲,我这次回家只请了五天假,时间太仓促,请你们见谅,也请你们放心,等北伐战争胜利后,我一定回家成婚。”

林彪

见林彪此次回答得如此诚恳,林、汪两家人都信了他这番言不由衷的话语,躲在里屋从门缝中偷偷打量着此番场景的汪静宜,见林彪已在家人面前做出了承诺,便也没有再过多勉强,而是任他去了。

可让谁也没想到的是,林彪这一走便是十年,十年里,汪静宜每天都在期盼着心上人的归来。夕阳下,山坡上,带有她翘望的身影,月夜里,灯窗前,常洒下她相思的苦泪。

汪静宜还总是会来到林家,向林明卿询问林彪的下落,对此,林明卿只能安慰道:“不要急,他会回来的。”

因儿子一直没有回来娶汪静宜,林明卿觉得愧疚难当,每逢过年过节,便会派长子去看望汪静宜一家人,而儿子林彪与汪静宜的婚事也成了林明卿夫妇二人的一大心病。

年,林彪来到延安后,才给家中写去一封信,也是在这一年,林明卿才得知林彪这些年先是上了井冈山,后又踏上了长征路,而今落脚在陕北延安,便急忙给林彪修书一封,这才有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

10年间林彪从未忘记自己对家人、汪家的许诺,但他也没想到无论是家里人还是汪家人竟如此的固执,可他从一开始就不想实现自己的诺言,如今更是。

虽然当时林彪还未结婚,但他心里也已经有了心仪的姑娘——刘新民。

作为红色革命圣地的延安,聚集着无数优秀的革命女工作者,当时对林彪倾心的也不在少数,但林彪属于沉默寡言的类型,渐渐地他被有着“陕北一枝花”名号的刘新民所吸引,其实,吸引林彪的并不是张梅的美丽动人,而是她活泼开朗的性格。

刘新民

很快,林彪便对刘新民展开了追求,对此,刘新民也欣然接受了。

当林彪在收到父亲林明卿的来信后,他万分惆怅,但现在的林彪,已非昔日之林育蓉,他离家越来越远,仗也越打越多,计谋也越来越高,他懂得“生米煮成熟饭”的道理。

不久后,林彪便与刘新民在延安结了婚,为了防止父亲真的把汪静宜送到延安,也为了不让父母再惦念他的婚姻大事,林彪在结婚后,特意给家中写了一封信,信中只字未提汪静宜,在信中还放有一张他与刘新民结婚的照片。

林明卿在收到儿子的来信时,十分高兴,但当他看到信封中的照片时,直接气得怒拍桌子大喊道:“不孝子啊,不孝子!”

可终究是“木已成舟”,林明卿虽然生气,但也无可奈何,思虑良久后,他还是来到汪家,把儿子已经在外成婚的消息告诉了汪友成和汪静宜。

在得知这一消息后,汪静宜直接晕倒在地,之后又绝食数天,每日以泪洗面,在父母和妹妹的耐心开导、日夜安慰下,汪静宜才断了轻生的念头。

结婚的消息就如同一把锋利的刀片,生生切割着汪静宜滴血的心——那心壁上,更是满满地写上了林彪二字。

虽然林彪有负于汪静宜,但汪静宜在得知林彪已经结婚后,仍旧如以前一样日夜牵挂着他,经常托人打听战况,日夜为林彪祈祷,祈祷他在战场上刀枪不入,也祈祷着他能回来给她一个解释,同样祈祷着他与她能有一个花烛之夜。

或许是她从第一次见到林彪便真的倾心于他,又或许是封建礼教的束缚,让她自小便认定林彪会成为自己的丈夫,其中的种种缘由,无法诉说清楚。

林彪

平型关大捷后,日寇对林彪家乡回龙山镇进行了疯狂而又野蛮的报复,汪家的房子也被日*一把火烧得精光,自此,汪静宜与母亲开始流浪四方,两年后才在香炉山定居下来。

在此期间,林明卿曾托长子代他帮助汪静宜的家人,林家长子多次给汪静宜和她的家人送去一些衣物和粮食,但面对林家的帮助,汪静宜每一次都拒绝了。

40年代末,林彪根据中央*委的命令,率第四野战*南下作战,解放后,林彪任中央**委员会主席期间,驻在武汉。

当林家大湾的乡亲们得知林彪在武汉后,纷纷前往武汉看望他,一天,林彪的婶娘见到林彪时,说:“育蓉啊,汪家姑娘现在还在等你呀!”

林彪顿时觉得一惊,细细数来已经过了22年的时间,他当即问道:“她还在等我?她现在住在哪里?”

“香炉山。”

听到这话后,林彪便没有再问下去,后来,林彪的父亲林明卿也前来看望林彪,也告诉他:“静宜还在苦苦等你啊!”

面对父亲林明卿的话,林彪终于无法不再理会,在父亲离开后,林彪找来秘书并交给他一张自己与现任妻子的照片,嘱咐道:“你去香炉山一趟,把这张照片交给汪静宜,让她再寻良配吧!”

林彪一家人

不久后,秘书便来到林家大湾找到汪静宜,并把林彪与现任妻子的照片交给汪静宜,说明来意后,汪静宜只轻轻瞥了一眼,便把照片撕掉了,待人们离去了,汪静宜又把照片粘起来,随即又撕碎,就这样,粘了撕,撕了粘,一夜数遍。

后来,曾有人劝汪静宜嫁人,可汪静宜却说:“一女不嫁二夫,我不找人,我玉碎不改白,竹焚不改节。我生是林家人,死是林家的*。”

新中国成立后,林彪身居要职,住在北京,还把父亲林明卿也接到了北京,而汪静宜仍在乡下过着极其清贫、困苦的日子,林明卿十分可怜汪静宜,有意想要帮他一把,便对林彪说:“汪家的静宜等你这么多年,很伤心。过去,她的父亲友成与我关系不一般,我总感到这件事对不起她,你不能娶她,但不能不管她。农村现在的生活条件还较差,她系一弱女子,日子肯定很难。你是不是把她接出来,安排点事做。”

林彪觉得父亲的话言之有理,思前想后,林彪与妻子商议,决定接汪静宜到家中做保姆,照顾孩子。

随后,林彪便派去工作人员去找汪静宜协商,当汪静宜得知此事后,愤然拒绝道:“我与育蓉地位悬殊,人格却是平等的,我即使饿死冻死,也绝不去给他们当保姆。”

虽然汪静宜拒绝了林彪,但林明卿依旧对汪静宜不放心,为此,他还曾给原*冈县民*局负责人写过信,希望民*局可以对汪静宜予以适当照顾。

民*局在收到来信后,立即派人前往汪静宜家中走访,并准备给她定期照顾,但当汪静宜得知是林彪父亲写信提出的要求后,还是拒绝了*府的经济上的照顾。

此后的日子里,汪静宜始终独自生活,没有再嫁,也从未沾过林彪的光。

年,林彪回到20多年未回过的故乡,在见到公社书记后,他主动问起了汪静宜的情况:“汪静宜现在到了哪里?生活得还好吗?”

林彪

“汪奶奶身子骨倒还挺硬朗。她家里已没什么人了,现在她自己靠做鞋卖为生,生活一般。”

听闻此言,林彪心头一震,沉默良久后,他让秘书拿出元,交给公社书记,嘱咐道:“把这元交给她,如果她问起是谁给的钱,就说是*给的吧!”

林彪走后,公社书记便把元交给汪静宜,汪静宜看着手中的钱,连忙问道:“这钱是谁给的?”

见公社书记支支吾吾地说是*府给的生活补助费,汪静宜摇了摇头:“你若是不说实话,这笔钱我是不会收的,要是乱讲,天打雷劈。”

公社书记深知汪静宜的脾性,他深思熟虑了一会儿,还是把事情的真相告诉了她,当汪静宜得知这笔钱是林彪要求交给她的时,她的眼泪止不住的落了下来,看着手中的元,她嘴里还不断喃喃道:“真是吗?真是他,他还没忘了我?!”

自此以后,汪静宜的生活便过得相对如意了起来,她深知这是林彪的安排。

年,孤苦多病的汪静宜逝世,享年56岁,人们在清理她的遗物时发现,在她床头箱子里,放着的仅有那张被她撕碎又粘起的照片,照片已经发*,照片下有一个小包,包里包着的是林彪当年交给她的元,这些钱,即使在她饥寒交迫的日子里,也从未动用过一分。

在北京的林彪得知汪静宜逝世,又得知其遗物后,不禁感慨道:“世上竟有这种女子......”

林家在修族谱时,十分可怜且心疼汪静宜一生的遭遇,便把她的名字也纳入了林家族谱,只不过在她的名字下,还标注了一个“聘”字,意指:未过门。

林彪旧居

纵观汪静宜的一生,是在孤独和无尽的等待中度过的,对于他人而言,这或许只是一场包办婚姻,但对于她而言,却是漫长的一生......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