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血流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7年牙痛却是一场误会,如何鉴别善于伪 [复制链接]

1#
公益慈善北京中科在行动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700351532943523332&wfr=spider&for=pc

采访专家:医院神经外科王笑亮副主任医师

今年65岁的张大妈7年来一直深陷“牙痛”的苦恼,连拔几颗牙不仅没有缓解反而愈发严重。前往医院神经外科就诊后,却发现7年来的牙痛是一场“误会”,其实是患了被称为“天下第一痛”的三叉神经痛。如何鉴别善于伪装的疼痛?又该如何治疗?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专家。

三叉神经痛女性发病率更高

7年前,张大妈刚退休不久,就时常出现右侧面部钻心的疼痛,尤其在刷牙、洗脸、说话的时候更加明显,苦不堪言。张大妈一直以为是牙齿出了问题,甚至到附近口腔诊所接连拔了好几颗牙,不仅没有解决,反而愈发地严重。

自患病以来,张大妈的生活就像笼罩着一层乌云,经久不散。平时刷牙、洗脸也是小心翼翼,连吃饭、喝水都是提心吊胆,生怕一个不小心那钻心的“牙痛”就会突然爆发。剧烈的疼痛让张大妈身心备受折磨,她意识到这不是普通的牙痛。

经过多方打听,张大妈在家人陪同下来到了医院神经外科。王笑亮副主任医师详细地询问症状之后,凭着多年的从医经验,告知张大妈:“这是典型的三叉神经痛的症状,由于部位特殊很容易被误认为是牙痛,建议手术治疗。”

王笑亮介绍:三叉神经痛俗称为“天下第一痛”,疼起来甚至比女性生产还要痛,“典型的症状是一侧三叉神经分布的区域突发的电击样、刀割样的剧烈疼痛,潜伏时悄无声息,发作时雷霆万钧。同时这种疼痛有一定的触发点,做“扳机点”,像是手枪的扳机,在病人刷牙、洗脸、吃饭、剃胡子时就会触发,甚至一些轻微的动作都会导致疼痛。”

王笑亮告诉记者,该病发病人群为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女性发病率更高一些,能占到2/3。

不开颅也能解决“天下第一痛”

一听说要手术治疗,张大妈的家人心头一紧,十分担忧。此前张大妈在网络上了解到,手术要打开脑袋,将压迫的神经和血管分开,并在中间垫上一个垫片,防止它们接触,消除神经的异常放电。一想到脑袋要被打开,张大妈一家感到十分害怕,难以抉择。

了解到张大妈一家的想法,科室展开病例讨论分析,从患者的年龄和安全性考虑,选择了“三叉神经半月节球囊压迫术”的手术方案。“这种手术不用开颅,安全性高,效果也是立竿见影,并且创口很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且给患者减轻了经济负担。”王笑亮介绍。

术后,张大妈麻醉清醒后,感到一身轻松,像是做了一场梦一样,活动自如。钻心的“牙痛”也再未出现,七年来她从不敢开怀大笑,这次她终于可以毫无顾忌地发出久违的爽朗笑声。

王笑亮

王笑亮介绍,三叉神经痛首选的治疗方式是药物治疗:“卡马西平、奥卡西平是首选的一线治疗药物,70%的患者初次吃能够完全缓解疼痛。随着时间的延长,药物的反应也会逐渐下降,剂量逐渐加大。如果药物治疗效果差时,就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而首选的手术方式则是微血管减压术。“在耳后做一个皮肤切口,颅骨开一个一元硬币大小的骨窗,沿着自然间隙进行分离,找到神经和血管接触的地方。然后使用特殊的材料将神经和血管隔开,让两者不接触,术后病人立马疼痛就解除了。”王笑亮介绍,三叉神经半月节球囊压迫术则适用于年龄比较大、基础疾病不能耐受开颅手术的,微血管减压手术后又复发的患者,“该手术利用穿刺针将球囊送到三叉神经在分叉前的根部,将球囊充盈几分钟压迫三叉神经。而且这个球囊打起来的时候也很有特点,它会呈一个‘梨’一样的形态。这样就能起到和微血管减压相同的治疗目的。手术方式更简单、快捷和微创,费用也更低,住院时间也更短,一般术后2-3天就可以出院。”

这样鉴别善于伪装的“疼痛”

疼痛分多种,而三叉神经痛又善于伪装,如何进行鉴别?

王笑亮介绍:偏头痛多为一侧额颞部搏动样头痛,是血管性的疼痛,女性多见,特别是女性在月经前和月经期多见,还常有遗传背景。“而三叉神经痛需要重点和牙痛进行鉴别,临床许多病人一开始被诊断为牙痛,甚至拔了很多牙齿也没有效果。”王笑亮分析,主要根据各自的特点来进行鉴别:“三叉神经痛是一侧面部突发的剧烈的疼痛,而且是存在‘扳机点’的。其次,它的疼痛间隙是不疼的,和正常人一样,卡马西平等药物也是有效的。而牙痛则是疼痛一般是持续的,且一般因为牙周的炎症造成的,常常需要抗炎治疗而且是有效的,治疗三叉神经痛的药物是无效的。”

王笑亮表示,病人有典型的三叉神经痛症状,做CT和MRI检查明确是继发性三叉神经痛还是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从而进行对应治疗。

继发性三叉神经痛,是因为脑袋里长了肿瘤压迫了三叉神经造成了疼痛。这种情况,需要手术将肿瘤切除,解除三叉神经的压迫,疼痛也就自然解除了。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则是随着年龄的增大,脑组织存在一定的萎缩,颅内的血管也因为高血压、高血脂存在相应的硬化,致使血管和神经一定几率靠在一起,血管的持续搏动冲击神经使得神经出现脱髓鞘改变进而引起三叉神经痛的症状。

通讯员王娟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婕妤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