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战争是美国现代史上一场非常痛苦的战争,这场战争造成了美国一代人的迷惘,之前美国人对军人的看法基本是正面的,认为美国发动的战争都是正义的。但在越战期间,现代媒体开始出现,当战场上大量的实拍照片和影像传到美国国内的时候,政客们所谓“解放”越南人民的谎言就被彻底戳穿,民众开始对自己的文化和价值观产生了严重的怀疑,国内开始出现了各种反战组织,也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反战浪潮,在60-70年代流行的嬉皮士就是那一时期美国反思文化的体现。
在影片《阿甘正传》中,女主珍妮就参加了当时的反战团体,各种反战人士齐聚首都华盛顿,向政府发出了连续不断的抗议行动,当阿甘在现场发表演讲的时候,他被珍妮认了出来,珍妮高呼阿甘的名字,阿甘也马上冲下了演讲台,奔向日思夜想的珍妮,许久不见的恋人在大庭广众之下相聚,当他们拥抱在一起的时候,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这就是最好的反战演讲了,这也反映了“让士兵回家”是那个时期美国民众最为强烈的呼声。
▲美国60-70年代出现的嬉皮士文化
而越南战争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奠边府战役示意图
第一阶段从年到年,这一阶段主要是北越与法国殖民当局作战。二战之前越南是法国的殖民地,但法国在二战时期被德国打败,二战期间越南就落到了日本人手里。二战结束后,法国人从日本手上拿回了越南这块殖民地,并继续推行殖民统治,在这个时期美国对法国施以了大量的援助,不过法国军队战斗力也实在太差,在年的奠边府战役中法国殖民军主力被几乎被北越全歼,此后法国也无力维持越南的局面,美国便从法国手上接过了越南这个摊子。
第二阶段从年到年,这一时期美国在越南南部扶持了吴廷艳政府,企图利用吴廷艳政府去对抗北越,不过吴廷艳也是腐败透顶,其军队战斗力也是太差,在与北越的对抗中逐步落入了下风。
第三阶段从年到年,美国开始介入越南战局。这一时期美国主要以派遣军事顾问训练南越军队和特种部队参与小规模作战为主,对南越实行了有限的援助。不过有限的介入也无法改变越南的战局,南越在北越的进攻下仍节节败退。
第四阶段从年到年,美国开始大规模介入越南战事,不过即便美国派出大量的军事人员直接参与战争,到后来也没有改变战局,而此时美国国内也出现了强烈的反战浪潮,美国在越南的境地开始举步维艰。
第五阶段从年到年,这一时期美国迫于国内反战舆论的压力,再加上军事上也不能取得对北越的优势,开始从越南撤军,到年的时候美国军事人员全部撤出了越南。
第六阶段从年到年,美国军事力量撤出越南后,留下的南越阮文绍政权无力对抗北越,到年的时候被北越彻底击败,越南战争也至此结束。
从年到年的14年时间里,美国共有万人直接或间接参与了越南战事,前后有65万人直接参与了越南的军事行动,整个战争期间美国共有人死亡、人受伤和人失踪,这场战争给美国造成了严重的战争创伤。
有资料显示,二战期间美国参战士兵的平均年龄为26岁,而越战美军参战士兵的平均年龄只有19岁,在越南阵亡的士兵当中,有0多人只有18岁,甚至更年轻,此外美国的少数民族(如黑人)也占了作战士兵和阵亡士兵的相当一部分,当时美国占总人口11%的黑人占了-年美军阵亡总数的20%以上。
据统计,在阵亡的美军士兵中,有11%是死于各种伪装的陷阱,这些陷阱里埋有手雷、削尖的竹签等暗器,而一旦掉入陷阱,这种死法也往往是最为痛苦的,如果是手雷会当场要了命,如果是竹签这样的暗器,中了陷阱的人往往要痛苦很久才会死去。美国陆军中尉罗伯特兰森曾在年写给父母的信中说道“他们通过埋地雷、设陷阱等手段不断削弱我们的力量...我到连队的这个月里,已经有4人死亡、30受伤,但我们却从未见过一个被核实身份的越南佬(指敌军士兵),也没有射出一发子弹。”一个月后,兰森也不幸被越军设置的地雷和碎弹片击中受伤,最后因伤势过重而死。可以说在越南的丛林里到处都是越军设置的陷阱,这使得美军士兵不得不时时刻刻提防这种随时可能出现的危险。
在美国人的军事行动中,越军得到了当地百姓的支持,对于美军来说,越南的平民,无论是男人、女人还是孩子与他们在其他地方遇到的都不一样,他们都在不断地援助越军,向越军报告美军的行动、为他们储藏武器弹药,甚至替他们布置陷阱地雷。美国一等兵沃伦伍顿从年到年参加了越南战争,后来他回忆说:
好像全越南都是我们的敌人,野兽、爬虫、昆虫甚至是植物。而且那儿的人民——你不可能尊重他们。你知道,当他们白天走路的时候,他会说“好样的,美国大兵!”但一到晚上,他们就想杀死你。
由于越南民众大量参与了战争,美军后来在作战过程中也出现了屠杀平民的行为,比如鲍勃克雷,他曾在年被派往越南作战,在参战后仅2个月就被越军的手榴弹炸伤,右腿从膝盖以下被截除。为此他获得了一枚荣誉勋章,战后克雷选择了从政,成为了内布拉斯加州的参议员,直到年退休,到年的时候他还被聘为了纽约市社会研究学院院长。
但在年的时候就爆出了克雷在越战期间曾参与过一起残害越南平民的行动,在年2月25日的时候,当时克雷率一支7人组成的突击队在湄公河上对一个名叫清丰的村子发动了突袭,当时克雷的小队负责搜捕村中的越军,可他们在哪儿只发现了一些老人、妇女和孩子,根据参与这起事件的老兵格哈德克兰恩的供词,他们当时共杀死了12名手无寸铁的无辜村民。这件事情引起了媒体的轩然大波,克雷也因此这起事件而身陷囹圄。
其实从克雷的例子中,我们也能看出当时美军确实有很多屠杀平民的行为,所以在史泰龙主演的《第一滴血》里,当兰博作为退伍老兵从越战战场上回来的时候,他被民众骂成了“屠杀儿童的刽子手”。
实际上当战争进行到后期的时候,对于这场旷日持久又无法取得胜利的战争,很多美国士兵也出现了厌战的情绪,根据-年参战的美国海军陆战队步兵连长沃尔特麦克所述,当他得知可以回家后他的心情是这样的:
这个时候,我吃得很香,睡得很甜,我跟家人打电话...我们谈论着我何时可以道家,筹划相聚后的安排,商议我回家的住处。
▲美国士兵在他“返家”倒计时头盔上记录的服役时间
越战给很多美军士兵留下了相当痛苦的回忆,看着身边的战友不断地倒下,在战场上时时刻刻还要各种提防,很多人都陷入到了精神崩溃的边缘,所以即便战争结束了,很多人在回家后也没能从战场上的痛苦中摆脱出来,也就是说,很多人都出现了战争后遗症。
其实出现战争后遗症这种现象也很正常,毕竟人心都是肉长的,在战场上士兵要经常面临生死抉择,要经常面对身边战友的死去以及各种残忍的杀戮,甚至很多时候会突破做人的底线,对无辜的平民展开屠杀,这些事情即便过去了,在今后的生活中也会对个人产生严重的影响。
这种影响在《第一滴血》当中就充分地展现了出来,其实并不是士兵不够坚强,即便是如兰博这样坚强的铁人,在战后回到美国的时候,都会时不时地想起越战期间的痛苦回忆,甚至当警察把他铐起来的时候,就随便一个动作都会勾起他在战场上的痛苦回忆,以至于兰博本能地对警察进行了反抗。
在《第一滴血》里,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最后当兰博被警察包围,一个人躲在房间里打算做最后的顽抗的时候,特劳特曼上校来到了兰博的面前,劝他投降,结果前一秒还打算豁出性命的兰博,下一秒就跟一个无助的孩子一样,蜷缩在了房间的一角哭泣了起来,他向上校哭诉了他在越战中的痛苦经历:
什么都没有结束,这场战争不是我的,是你要求我参战,不是我要求你!当我回国的时候,在机场遭遇了愤怒的群众,指责我是杀害婴儿的凶手,他们算什么?竟然来抗议我?除非他们曾经是我,曾经去过越南,他们知道他们骂的是什么吗?
对于你们(上校)来说,战争已经过去,但对我而言,对于我们平民来说什么都不是!在战场上我们有荣誉,我们相互照顾,回到这里我们什么都不是!在越南我能开坦克、开飞机,负责上百万美元的装备,但是到了这里我连个停车场的工作都找不到。天啊,大家都到哪去了?我有个朋友丹弗斯,他是我的好兄弟,在越南我们相依为命,回到这里以后我们什么都没有,记得乔伊吗?在西贡,有个小孩走来,带着擦靴箱,他说擦靴吧,我去拿麦酒,箱子里装了引线,小孩打开箱子,把乔伊炸得到处都是,我身上全是碎尸,我试图把碎尸拉下来,我朋友的身体粘的我全身都是,我想把他拼回来,但老是不成功,我找人帮忙,可是没人帮忙!我听到乔伊说,我要回家,我说不行,我找不到你的腿,我永远也忘不了...七年来,每当我醒来,我不知身在何处,我不跟任何人说话,有时候是一天,有时候是一个星期,我都忘不了。
史泰龙的这段台词其实也道出了从越南回归士兵的遭遇,在影片中,兰博只是想在小镇吃顿饭,但警察却不让他在小镇吃饭,只想把他赶走,最后兰博被逼得走投无路,才跟小镇的警察干了起来,大打出手。
很多美国越战士兵在回国后,也遭遇了社会的各种歧视和不公正的待遇,他们在战场上为国家去打仗,但是他们的却荣誉遭到了践踏,他们的尊严却遭受了粗鲁的对待,他们很多人找不到工作,只能如兰博一样到处流浪。战场上的创伤再加上生活中的不公,也就造成了大量士兵的自杀,而美军到底有多少人自杀,有两种说法,一种是8万,一种是10万,但无论哪个数字,相对于56万的直接参战总人数来说,这个比例都是非常高了。
战争其实是非常残酷的,不是我们坐在电脑屏幕前或是拿着手机看着文字或是视频能感受到的,只有那些曾经身处战场的人,才能切身感受到。这些士兵回到家后,战争给他们带来的创伤不仅是身体上的,更多的也是心理上的,一部分人受不了这种心理上的折磨,自杀的事情也就自然很多了。
所以,要珍惜生命,就要远离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