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血流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占尽优势的唐军为何在相州之战中惨败,郭子 [复制链接]

1#
北京哪里医院治疗白癜风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sfxbdf/

乾元元年(年)九月二十ー日,唐军奉皇帝命令大举北上,直赴相州,安史之乱爆发后的第三年,另一场决定大唐未来国运的大战即将展开。

为了打好打赢这场大战,唐肃宗李亨可谓押上了血本,他集齐了朔方军、安西军以及西域各国援军与回纥的三千精锐骑兵,总之,最能打的他基本都调来了。

这支二十万人的大军、号称六十万,由朔方节度使郭子仪、河东节度使李光弼、关内潞州节度使王思礼、淮西襄阳节度使鲁炅、兴平节度使李奂、滑濮节度使许叔冀、河南节度使崔光远、北庭行营节度使李嗣业、郑蔡节度使季广琛九人分别统领。

是的,你没有看错,我也没有写错,这次出征的二十万大军并没有一个主帅,究其原因,据说是皇帝陛下考虑到郭子仪和李光弼都是再造大唐的头等功臣,实在不便安排一个人居于另一个之上;所以干脆不设统帅,而是安排了一个所谓的观军容宣慰处置使(简称观军容使或军容使)来代替皇帝协调各部,统筹作战,担任这一职务的就是日后大名鼎鼎的一代权监鱼朝恩。

虽说是九位节度使分头领兵,配合作战,但鉴于郭子仪和李光职务高、能力强、战功多,名望大,大到了无论是李嗣业、鲁炅这样的猛人宿将,还是王思礼、许叔冀这样的硬关系户都服气的地步,所以大军中的重大事务和重要决策基本上是郭子仪和李光弼的意见为主,其他人的建议作为参考,就这样一路走来,直到来到了卫州(今河南省卫辉市)。

来此之前,唐军已经在获嘉(今河南省获嘉县)初战告捷,击败了叛军大将安太清部,并获得了斩首四千级,生擒五百人的优异战绩,而现在,安太清所统领的残军就据守在卫州城里。为了引蛇出洞,郭子仪有意将安太清残部围在了卫州,且没有隔绝城内外的消息,。

安庆绪的智商没有让郭子仪失望,他几乎带上了所有的精兵强将来解围了。

安庆绪的援军总计有七万人(一说为步骑十万),分为三军:上军以崔乾祐为主将,安雄俊、正福德为副将;下军由田承嗣统领,荣敬超充任副手;安庆绪本人则自将中军,以孙孝哲、薛嵩为中军副将。

被引出来的安庆绪不是一条普通的蛇,而是一条巨蟒,极富攻击性和破坏力,一不小心就可能引发一场不小的灾难。不过郭子仪和李光弼总是有办法的,在安排大军严阵以待的同时,一支特殊的部队已经被安置在既定地点,静候战机的到来。

安庆绪的到来比郭子仪预料中的要快,他麾下的骑兵只稍微停顿了一会儿,便突然再次加速、以风一般的速度飞奔而来,像一把飞刀直插唐军大阵。

唐军虽然也有骑兵,但步卒也不少,叛军的骑兵可谓非常狡猾,专捡唐军阵列的骑步兵衔接处一个劲儿地轮番猛冲,在叛军骑兵的冲击下,唐军的骑兵和步兵根本无法形成合力,有效抵御,只是且战且退。而当后退到一定程度时,唐军终于抵敌不住,开始全线败退了。

战局发展到了追砍败军的地步,可以说是大局己定,所以叛军骑兵再无防备开始放马猛追。跟随着败军的步伐,叛军很快追到了唐军营垒跟前,就在此时,逆转战局的一幕出现了,郭子仪预先安排的特殊部队出现了。

早在包围卫州的时候,郭子仪就在二十万大军海选出了三千多名神射手,而现在,这群要命的神射手已经张弓搭箭,瞄准了耀武扬成且毫无防备的敌人。

随着一声鼓响、一时间弓箭齐发,矢注如雨,叛军冲在前面的骑兵一下子就被射得人仰马翻,当即倒下了一大片。不等后面的叛军反应过来,鼓声又响,箭雨又至,又是一片人马应声坠入尘埃里。

叛军骑兵如同陷入了箭矢地狱之中,因为他们大部分都是骑兵,在多设坑及阻碍物的营垒附近根本无法展开有效的行动,是打也打不了,跑也跑不掉(背后还有并不知情的叛军骑兵一脸兴奋地源源不断赶来),只能眼睁睁地成为以营房为据点,不停射击的唐军弓箭手的活靶子。

此时前面的郭子仪军也不跑了。他重整部队,又杀了回来,在唐军前后夹击之下,叛军大败,直接阵亡了四万人,连安庆绪的弟弟安庆和都中箭弃枪坠马就擒。

安庆绪战败逃窜、卫州自然也扛不住了,很快便被唐军攻克。

郭子仪与安庆绪再相遇的地方是位于邺城西南的愁思冈。在这里,唐军再度击败叛军,并几乎消灭了安庆绪的所有精兵,安庆绪这下子真的是战无可战,只得收拾残兵败将退到了邺城固守。

而在安庆绪退守邺城期间,李光弼和其他几路唐军均已完成了各自扫清外围之敌的任务,先后率部赶到邺城会师,二十万大军就此把邺城围得水泄不通。

虽说已然歼灭叛军精锐,虽说兵力上占据优势,但郭子仪并没有挥军强攻的打算。为了以最小的伤亡打赢这场仗,郭子仪使出了五百多年前曹操拿下邺城的绝招一一引漳水灌城。

但敌人比想象中的顽强、不仅及时夯实了坍塌的城墙,还接连打退了唐军的几次进攻。

进攻受阻了,郭子仪却并不在意,因为他很清楚,像邺城这样的大城市,虽说城高池深在防守上优势明显,但吃饭也是个大问题。特别是在整个城池被大水浸泡了一段时间后,饥饿蔓延开来的速度会加倍,继而终将造成这座城市的崩溃。

这次郭子仪的判断完全正确,邺城被包围不过一个月的时间,城内的粮食就耗尽了,并开始出现人相食的惨状。

万般无奈之下,安庆决定派薛嵩前去向史思明求救。而他相信这一次史思明绝对不会拒绝,毕竟,他已经拿出了自己最有价值的东西来——禅让大燕皇帝之位。

这个名号对于史思明而言实在是太重要了。一旦能够当上大燕皇帝,他便可以名正言顺地继承安禄山的所有遗产,整合安禄山的旧部军队,从而向自己君临天下的梦想迈进一大步。

史思明答应了安庆绪的条件,但史思明却没有急着召集人马,准备出兵,仅是先派出了李归仁带了一万步卒和三千骑兵到滏阳(今河北磁县)扎营。

史思明到底是老奸巨猾,他要等安庆绪和唐军打到两败俱伤,筋疲力尽之时再去捞好处,因此李归仁在距离邺城仅有六十里的地方,率部老老实实、安安静静地观看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攻城大戏。

确实是别开生面,据记载,为了尽快攻下邺城,郭子仪下令“筑城穿壕各三重”,并在城外动工兴建了木制塔楼以解决士兵仰攻不方便的问题,其数量之多动静之大,连《旧唐书》史官们都不禁感慨、称之为“古所未有”。

郭子仪如此用心,虽然依旧没能攻下邺城,但外线的唐军部队却取得了重大突破。

十一月初,河南节度使崔光远率部攻克了魏州(今河北大名县),这下子史思明就不能不出手了,因为魏州是范阳通往相州的要地,如果让唐军完全掌握了此地,并在此阻击,后面的战事会变得很麻烦。

于是在观望相州战事近半年后,史思明终于领军出发了。事实证明,史思明的行动是可以很快的,崔光远刚到魏州履新,史思明便亲率大军来到了城下,给了崔光远一个极大的惊喜。

面对来势汹汹的史思明和范阳军,崔光远最好的办法应该是凭城坚守,等待郭子仪或李光弼来援,但估计是觉得同样身为节度使,一被围攻就派人出去求教,实在是太折面子、崔光远便没有这么做,而是命令部下骁将李处崟率部出城迎战。更糟糕的是在李处崟战败后,崔光远为了掩饰自己的过失居然斩杀了一向勇猛善战的李处崟。

这让一下子就让士兵们寒了心,再也没继续卖力守城的意愿了,而发觉了这一点的崔光远竟然趁夜弃城跑路了,群龙无首的魏州就此失陷。

然而让人匪夷所思的是史思明攻陷魏州后居然没有乘胜前进,而是在城内安顿了下来,开始准备欢度新年。

乾元二年(年)正月一日,史思明突然在魏州自封为大圣燕王,定年号为顺天。

消息传来,城内的安庆绪气得骂娘,唐军众将却欣喜不已。事情明摆着史思明在这个节骨眼上称王是在向城中的安庆绪施压,并意图向安庆绪的文武部下宣示个新归宿,为自己取代安庆绪、称帝等后续事宜做铺垫。

应该说,这些人分析得都对,但还是差点火候,事实上唐军二十万人中只有一个人看到了史思明最真实的用意,这个人就是李光弼。

“史思明夺取魏州,却按兵不动,是想趁我军懈怠,挑选精兵掩袭我军。”

李光弼一句话就拆穿了史思明的西洋镜。当然了,作为史思明唯一的克星,李光弼早已想出了应对的办法他建议主动求战,以自己的本部人马加上朔方军进逼魏州,但是李光弼同时又认为这仗不一定能打起来,原因很简单——史思明几乎被李光弼打出了阴影,必然不敗轻易出战。所以这样旷日持久地僵持下来,李光弼断定届时邺城势必会先被攻破。而如果一切进行得顺利,等到安庆绪一死史思明就无法名正言顺地接管安庆绪的旧部了。

既能防止史思明掩袭大军后路、又可以阻止史思明与安庆绪两股势力合流,各个击破,这的确是当时局势下所能想到的最好主意。李光弼提议了,郭子仪没有异议,按理说这个计划就可以付诸实施了,但最终结果却是止于讨论,因为一个人的反对一一鱼朝恩。

接连的胜利已经让这位监军的太监底气越来越足了,虽说仗不是他打的,也不是他指挥的,但鱼朝恩并没有这样的自知之明,他只知道,在没有统帅的情况下,自己事实上最大,而一有所差池,这个责任很可能是要由自己来背的,因此他以分兵行动过于冒险为由,否定掉了李光弼的妙计,同时开始将唐军逐步带上败亡的轨道。

这场旷日持久的决战,无论是郭子仪还是安庆绪一开始都没有料到,而像这种谁也奈何不了谁,死掐偏掐不死对方的情况恰好是战争中最残忍、最令双方头疼的情况。此时围城的唐军处境不佳,士气低落,被围的叛军却更惨,基本上算是山穷水尽,城内一斗米已经卖到了七万余钱,一只老鼠也有了数千钱的市价,而城里没钱的人则把別人直接列入了自己的菜单,靠吃人求活。

安庆绪终于到了极限了,这样下去,自己迟早会被日渐疯狂的城里人给吃了,于是他派安太清带着宣示大燕道统与法统的皇帝玺绶,再次主动跟史思明取得联系,而且安庆绪还很有耐心地写了一封亲笔信,在信中明确表示将在邺城解围后将自己的皇位禅让给史思明。

史思明终于满意了,他命人将安庆绪的这封信传阅军中,于是史思明军上下士气立即大振,众兵将都如同打了鸡血一般,冲出营帐向史思明所在的方向高呼万岁。

很好,很好,效果达到了。史思明这才松口,表示诚惶诚恐,受之有愧。然后他向安太清拍了拍胸、承诺自己愿与安庆绪约为兄弟,携手共渡这一难关,末了,也回了一封信托安太清带回城里,转交安庆绪。

读完了史思明的回信,安庆绪大喜,但他没料到的是,其实无论谁领兵进来,他的结局都不会有丝毫改变,只是距离死亡越来越近而已。

送走了安太清。史思明的确开始动起来了,他亲自带兵出魏州、以令人震惊的速度直抵邺城,然后便安排手下诸将在距离城池五十里处安营扎寨,将围城的唐军严严实实地围了一圈。圈子围好了。史思明又传令各营各自准备好三百面战鼓,开始猛敲。

与此同时,史思明又下令每营挑选出五百名精锐骑兵,每天前往唐军营帐前叫骂,然后等唐军一出动、他们就立即快马加鞭逃回大本营。有声势上的威吓又有战法上的扰乱、总之这一套是深入贯彻“敌疲我扰,敌进我退”的战术思想。

搅得唐军不得安宁,却又不敢贸然进攻,只能在抱头失眠的痛苦中日渐消沉。但是频繁的骚扰还不是最让唐军头痛的事,老奸巨猾的史思明还不断派兵骚扰唐军的粮道和后勤。这些骚扰部队非常难对付,行踪飘忽不定,时聚时散,且善于隐蔽伪装。唐军各部队却都蒙受了人马牛车的极大损失,而这一损耗还在逐日疯长。

三月初,唐军高级将领经过紧急开会磋商,一致决定立马出兵攻打史思明,原因很简单,这样下去,不等邺城被攻破,唐军自己就要先被闹垮了,所以,不得不出击了。

三月六日,李光弼、王思礼、许叔冀、鲁炅四位节度使各自率领本部人马在安阳河北摆开阵势与史思明进行会战。

史思明按照约定的时间来了,为了达成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效果,史思明特意命令先锋部队装作游击探路小部队的样子,零零散散地向唐军大阵靠近。

果不其然,唐车散布在最前方的游骑并没有把这些侦查骑兵放在眼里,任凭他们接近了过来,岂料,当这些敌骑慢悠悠地行进到距离唐军大阵只有几百米的距离时,他们的行动突然变得极为迅速,且朝一处聚集,眨眼的工夫,就径直扑向了唐军大阵。

攻上来的是史思明精挑细选的精锐主力,这些人都是一群不太正常的人、最爱出征打仗,见到了敌人的鲜血就莫名兴奋,所以他们招呼都不打一个,直接就猛冲进唐军大阵,横冲直撞攻击起来。

面对凶狠强悍的敌军骑兵,唐军阵列不可避免地陷入了混乱。混战之中,淮西节度使鲁炅临阵中箭,被迫脱离了指挥位置,其部下士兵当即变得惊慌失,使得叛军大部队得以乘机攻入阵内,眼看唐军就要大乱,继而不可挽回地一溃千里,李光弼亲自持剑率领所部兵杀了过来。

李光弼不愧是名将加大将,在他稳而不乱地镇定指挥下、唐军渐渐稳住了阵脚,而其他部队的士兵们看到他奋勇杀敌的身影,也立时士气大振、瞬间找回了继续战斗下去的勇气。经过一番苦战,在身先士卒的李光弼的带领下,唐军虽说伤亡过半,但也重创了叛军,双方伤亡大抵相当。此时此刻,势均力敌,胜败死活,只看运气。

最一开始看上去唐军一方的运气似乎更好此,毕竟另一位名将郭子仪就在后阵,发觉鲁炅的兵逃了,他当机立断率军冲过来补漏。这时,唐军离胜利只差一步,只要郭子仪所部列好阵势,发起进攻,史思明必败无疑。

然而就在这一关键时刻,命运的天平突然倒向了另一边,因为一场大风的不期而至。

这场大风真的可以说妖异得很,如果不是出现在多处相关史料的记载中,还会让人误以为是《西游记》或《封神演义》里的情节。因为史籍中的原话是这样描述这场风的:“大风起、吹沙拔木,天地晦暝,跬步不辩物色”。

这种恶劣的天气条件下,仗是没法继续打的,所以两边很有默契地停战了,唐军向南撤离,叛军向北退去。

郭子仪是想让大家安全撤退的,可是没等他说跑,有些部队就不听安排先跑了。可以确定最先跑路的是回纥军。在此前的激战中,回纥军的损失不小,但毕竟是收费服务的,所以一直没敢撤,后来得知了撤退的消息,这就立即跑路了。

虽说回纥军算是外援,跑了任谁也没办法,可这三千骑兵毕竟是大军中最能打的,他们一逃跑直接就引发了雪崩效应,使得各路唐军均认定大势已去,纷纷溃退。

当然,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也并非完全没救,只要有职务高到镇得住场的人及时出现,控制住局面,就能使各部恢复平静。退一步讲,就算没能力控场,出来露个面,让士兵们知道他们并没有被抛弃,也不至于出大事。

能做到这一点的,有且只有代表皇帝本人的观军容使鱼朝恩,可是鱼太监早就影踪全无,兵荒马乱之中,谁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跑的,更不知道他跑到了哪里。这下子真的是有心继续杀贼,无力回天平叛了,唐军开始如东流之水,不舍昼夜地玩命狂奔。

而唐军各路中带头逃跑的,史料记载有点争议。但从后来的处置结果上来看,大多数人认为是东京留守崔圆与河南尹苏震那一部分的。不过也有一段史料记载了一个惊天大秘密:郭子仪竟然撒下部队先跑了,而他跑路的背后居然还涉及一个巨大的阴谋。

史思明称王后,唐军的高级将领们关于此事曾经有过一次议论,议论之时,牙前兵马使吴思礼同志显得特別义愤填膺,不住地咒骂史思明,最后还带进行了总结陈词,发言如下:

“思明果反,盖藩将也,安肯尽节于国家!”

在座的仆固怀恩当时脸色就变了,不仅是因为他本人就是所谓的藩将(铁勒族仆骨部人),而是在于吴思礼说这句话的时候,眼睛只看着他。

梁子就此结下了、仆固怀恩自此对吴思礼怀恨在心,欲杀之而后快。于是到了三月六日的那一天,郭子仪听说史思明派遣偏师出滏阳西进,便派遣仆固怀恩带领所部蕃兵前往阻击。仆固怀恩不负众望很快击溃了叛军,并在得胜后立即驰援本阵,而在本阵处,他恰好撞上了仇人吴思礼。

两军交战,刀剑无眼,这正是有仇报仇的好机会,于是仆固怀恩二话不说一箭射过去把吴思礼当场干掉了,然后对外大呼、声称吴思礼中箭阵亡。可这世上毕竟没有不透风的墙,事情的真相最后传到了郭子仪的耳朵里,郭子仪怀疑仆固怀恩要乘机造反,于是立即找了个由头脱身先跑了,剩下的各路唐军既找不到名义上的领导鱼朝恩,又寻不着实际上的领导郭子仪,最终的结局就只能是相继在邺城下溃退败逃了。

这段史料所讲述的内容可谓相当令人震撼,虽然现在已经无法考证它的真假,但却能确定三点:第一此事所涉及的两个主要人物郭子仪、仆固怀恩的行事风格和性格特征都非常符合真实人物:郭子仪的确是谨小慎微的人,而仆固怀恩有时候也确实心黑手狠、桀骜不驯。第二,这个故事的确流传很广,且流传了很久,以至于生活在南宋末年的胡三省还能査阅到这条史料,并把它加进自己为《资治通鉴》所作的注释里;第三,不管此事是否属实,郭子仪和仆固怀恩此后都继续共事,两个人的关系丝毫没有发生大的变化。

无论是谁要为二十万大军的溃敗负主要责任,相州大战失利的局势都已然再也无法挽回。

诚然,唐军相州之败并非纯粹的人为原因,当天的诡异天气也有极大的负面影响,但二十万大军毁于一旦,战马从一万余匹锐减至三千,十万武器甲仗丢失殆尽,数万石粮食弃之敌手,这种种损失总得有人出来承担责任吧。

之前讲过,唐肃宗李享当时决意打相州时,是考虑到郭子仪与李光弼都是朝廷大将、功簧威望不相伯仲,这才不设最高统帅进行统一指挥。这是史书上白纸黑字记载的官方说法,然而结合散落在诸多史料里的蛛丝马迹,今天的我们不难拼湊还原出一个大致真实的历史来。

早在相州会战开始前,唐军内部已经出现了派系分化对立的情况,而郭子仪与李光弼正是朔方军与河东军这两大派系的领袖兼代言人。

说起来,郭子仪和李光弼早在朔方军共事时就有很深的私人恩怨,后来因为共赴国难,两人曾一笑泯恩仇,但是随着两人在政治、军事事务上存在的分歧越来越多,官职威望越来越高,本来性格上就不太对付的两位国家栋梁再见面时就笑不出来了。而且,鉴于安禄山和史思明这两位发动叛乱的罪魁祸首都是蕃将出身的高级将领,所以事实上郭子仪对于李光弼的忠诚程度及有效期如何都是让人抱有怀疑的,广大将士对藩军、蕃将在内心深处也不太信任。

因此,相州会战期间,同是蕃将的李光弼(契丹人)、王思礼(高句丽人)两部经常一起行动(从相州之战及后续的相关记载来看,许叔冀所部也归属李光弼指挥),而像李奂的兴平军、季广琛的郑蔡军基本上相当于朔方军的附属部队,平常跟着郭子仪混。至于李嗣业、崔光远、鲁炅大致属于中间势力,是用来起平衡和缓冲作用的。因此,所谓的九路节度使实际上分成了左中右三派,让大家自由打仗的同时又彼此牵制,更有效地预防了有人拥兵自重,出兵不听话。可见,这个安排别有奥妙,李亨应该着实动了一番脑筋。

但实际操作起来,效果很不好,再加上鱼朝恩素来妒忌郭子仪的功绩,回来后就在皇帝面前狠狠地告了郭子仪的黑状,所以李亨决定让郭子仪背起这个黑锅,顺便敲打一下朔方军上下,免得这支部队主力当太久,再把尾巴翘到天上去,犯啥危险的错误。

乾元二年(年)七月,郭子仪和李光弼几乎同时接到了朝廷的征召,随即分別从南北两个方向迅速赶到了长安。然后,二人先后得知了皇帝陛下对自己的最新工作安排:郭子仪,暂免朔方节度使、兵马副元帅等军职,留京休养待命;李光弼,代为朔方节度使、兵马元帅,即日赶赴前线军中任职(后改为副帅,李光弼认为自己当天下兵马元帅有些过于招风,因此请求皇帝以次子赵王李系当元帅)。

自此,这场由安禄山挑起的叛乱终于完全进入到了第二个阶段,这将是以李光弼为首的唐军与以史思明父子为主的叛军全面较量的阶段。

无数猛人要脱颖而出,无数人头即将落地,这是一段极其悲惨的岁月。为了争夺天下,双方各出奇谋,各显神通,其过程更是一波三折,跌宕起伏。这第二阶段的平叛战争出人意料的旷日持久,一直延续到五年后的春天,那个众叛亲离、走投无路的人,走向了那棵树、方才分出了最后的胜负。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