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血流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乡村振兴大创新,探索农民土地股份合作经营 [复制链接]

1#

编者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发展水平、资源禀赋、文化素质的差异决定着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要因地制宜,不断创新。近年来,官渡镇孙庄村在村支书孙中岭的带领下,创新经营机制、调整生产关系,积极探索农民土地股份合作经营新模式,激活农村生产要素,激发农业活力。成效显著,得到村民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拥护,摸索出了易操作、可复制、能推广的乡谣农场·孙庄模式

一、回乡创业

年1月,孙中岭出生在中牟县官渡镇孙庄村农民家庭,父母以种地为生,没有外援,家庭经济极度困难。他自幼知理懂事、品学兼优、经常替父母分忧,为了减轻家庭负担,让两个弟弟都能够继续上学,高中没有毕业,17岁那年他就应征入了伍。在部队勤奋好学、吃苦耐劳,表现优秀,年7月,他光荣地加入了*组织,成为一名共产*员。年12月退伍后,他毅然决然到改革开放的最前沿城市广州打拼,历经10年磨砺,已经是硕果累累,收入颇丰。在官渡镇*委*府的号召下,面对孙庄村父老乡亲的热切期盼,他铭记一名真正共产*员职责,年3月,放弃外面的生意,回到自己家乡,积极投身到乡村振兴事业中去,大胆地探索乡村发展模式,带领广大村民走共同富裕之路。

孙中岭与村民在大棚内查看种植情况

二、昔日村庄

(一)基本村情

中牟县官渡镇孙庄村地处中牟东南部,辖10个村民组,户,人,两委班子13人,*员70名,土地亩,其中耕地余亩,人均耕地1.6亩,属于贫困落后村。村组缺少总体规划,没有集体经济;个体农户分散生产经营,以玉米、大蒜、蔬菜种植为主;青壮年外出务工,留守老人和妇女重复着低层次、粗放式的农业生产方式。年,村无集体经济,农民收入低下,增收困难。

(二)找准发展瓶颈

孙中岭担任村*支部书记后,带领村两委的同志们经过调研,发现造成村民贫困的主要原因在于分散经营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归纳起来就是三个字:散弱缺。

孙中岭与村民巡防土地

散是土地散。家家都有地,户户都种田,但是靠几亩地只能吃饱饭,腰包却鼓不起来;还有就是人心散,大家各干各的事,不关心集体经济发展。

弱是村两委服务能力弱。村集体没有经营性收入,没钱为老百姓办事,所以说话没人听,办事没人跟;另外就是产业发展能力弱,一家一户经营,种植结构单一,无法应对市场竞争。

缺是缺人才。村里每年有多人外出务工,但是懂经营、会管理、威望高的带头人才几乎没有。还有就是缺技术,现有留守劳动力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很难掌握先进的农业技术;缺资金,村集体贷款融资难,没有起步发展资金;缺信心,干部与群众对重新发展集体经济普遍信心不足,担心又回到老路。缺用地指标,乡村振兴的基础是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农村没有用地指标,二三产业无法落地,农产品成熟季节,农民大量的农产品不能进行有效的加工和储存,饱受农产品贩子的扼制,因农村无加工保鲜储存场所,只能低价卖出,使农民收益无法得到保障。

孙庄村农业基础条件较好,在实行农村联产承包经营近40年来,虽然村民温饱问题有了很大改善,但是传统的分散经营模式已逐渐难以适应农业快速发展的需要,产业发展和乡村治理四大短板逐渐凸显。

一是发展模式存在落后性

在温饱型生产供给的市场模式下,村民一直遵循传统的家庭小规模分散经营模式,农业生产多以小型农机和人工耕作为主,粗放的农业生产方式既增加了农民劳动强度,也严重影响了生态环境与产品品质,甚至威胁到居民身心健康。如,由于大蒜种植重茬问题,病虫害发生严重,每年需要灌施剧*农药,农残较高;为保证产量过度施用化肥,土壤板结严重。这些不健康的生产方式,直接威胁农业的发展,背离了现代农业提质增效的发展原则。

二是经营模式存在分散性

孙庄村每年外出务工人员有多人,从事生产的大部分为留守老人和妇女。随着农业产业化、信息化、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农业技术发展迅猛,但大部分现有农村劳动力少文化、缺技术、不善管理、不会经营,陈旧落后的小农意识无法适应现代农业的创新实践,严重影响了村民收入持续增长,制约了村民生产积极性,农业转型升级更是无从谈起。

三是种植结构存在单一性

孙庄村以玉米、大蒜、蔬菜种植为主,其中玉米种植占60%,大蒜种植占80%,蔬菜种植占30%。玉米效益极低,大蒜价格浮动很大,投入与产出的比例反差很大,经济效益低,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

四是邻里冷漠,民风低迷

年前,集体经济为零,村*支部功能弱化,自我服务功能缺失。大部分农村*员把自己混同于一般群众,无身份认同,先锋模范作用淡化,*员干部在群众面前说话没底气,组织群众、凝聚群众更是无从谈起。中老年人缺乏心理慰藉而寻求宗教;留守妇女大部分时间打麻将;邻里之间因为宅基地、耕地等发生矛盾,民事案件和刑事案件时常出现。

总之,孙庄村家庭式分散规模经营、单打独斗的生产模式,已难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村民陷入了赚三年、赔三年、不赚不赔又三年的困境。孙庄村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已经到了必须要改变的地步,亟须通过创新农业经营机制和乡村治理,激活生产要素、激发农业活力。

三、孙庄模式

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孙中岭,围绕如何转变全村现行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带领村两委班子和村民代表到外地调研,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本着依法、自愿、有偿原则,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把土地集中到合作社,实行土地统一管理和市场化运作,村民变股民,村民从一次性土地流转收入转变成细水长流的永久性收入。通过对土地、资金和人力等资源的优化、整合,充分调动村民的生产积极性和责任心。注册成立了孙庄土地股份合作社,作为村民以土地等形式入股合作经营的平台,走全民参股+公司化管理路子,实行村民股份合作化经营,探索实践出了发展现代农业,实现乡村振兴的乡谣农场·孙庄模式。

徐立毅(河南省委常委、郑州市委书记)在乡谣农场调研

(一)入股模式

1、土地入股:唤醒农村第一大资源,同意入股的村民,以现享有经营权的土地入股,签订土地入股合同,根据入股土地数量享受年底分红。参加土地入股的村民,一亩土地算为5股股份,根据中牟县片区种植农业耕地价格,以及便于日后以现金形式分红,每股股份折合现金元。在第一期土地整合中,全村户村民中有户参股,集中土地亩。二期亩正在规划实施中。周边两个村庄今年每个村加入亩。

2、劳动力入股:唤醒农村第二大资源,在园区建设管理过程中,村两委又大胆探索实行了劳动力入股制度。凡自愿参加园区建设和劳动的村民,每天每人记一个工时工分/天,个工时工资元记为一股。机械手工分/天,专家—工分/天。

3、资金入股:破解贷款融资难问题,为了募集园区前期启动和建设资金,村两委还提出了以资金入股的方案,按元一股。

4、农机入股:整合农村有效资源,村民的农业生产机械,根据市场价格估价,折算成劳动力工资价格进行入股,共有11台农用机械入股。

5、人才入股:促使现代农业技术与生产力有效对接。为保障园区规划的前瞻性和先进技术、品种的应用推广,邀请5名农业专家全程指导园区建设和技术指导。5名农业专家及家人享受荣誉村民待遇,以技术入股的形式享有土地股和技术股,享受分红。

乡谣农场土地入股一期分红仪式

(二)模式优势

一是巩固了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完善了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新型流转模式有效破解了土地流转中的资金难问题,零风险经营主体才能不断完善和提高土地与农民的生产关系与产值。土地不用付流转资金,劳动力不用付工资,激活了土地资源和人力资源,群众和集体形成了利益共同体。

二是提高了生产组织化程度,实现了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走绿色发展路子,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产品质量,发挥品牌效应,提高了市场竞争力。

三是实现了"产权、财权、事权、治权"有机统一。完善了村*支部一体化管理治理体系,增强了村*支部组织协调功能,提升了村民民主自治水平,解决了贫困户帮扶(五种模式入股完善了农村造血功能,有效解决破解了农村没有劳动力的贫困户的劳作难题,有效保障和提高了贫困户的土地产值)、新兴职业化农民转化、返乡村民就业问题。

通过这些等灵活多样的入股形式,有效持续保证了村民的责任心与积极性。并且通过实行董事会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利益分配制度三种严格的制度保障,不仅使农民的利益受到了保障,而且对于资金收支、盈余分配、管理模式有了完善的解决方案。把市场经济的优势和农村自身的优势进行了完美融合,为农业发展现代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孙庄模式的核心

孙庄模式的核心是土地与农民,农村想实现农业现代化和脱贫致富,就必须完善和优化土地与农民的生产关系。我作为一名人民代表,心中时刻装着农民。为了破解农村发展瓶颈,经过剖析目前农业企业遇到的发展瓶颈:1、土地流转费的压力。2、劳务工资的压力。农业企业的大部分资金用于无形资产投入,不符合经济投资学,而且还抢了农民的饭碗,多元的流转费远远无法支撑农民的日常开销。特别是我们中原的农民都是以土地为生的,农民对流转抵触性很大。最后结果是:企业赔的倒闭、农民生活更加困难。经过分析我认为土地与农民关系好比鱼与水。通过学习发现市场农业企业的短板恰巧是农村的长处,因为每个农村都有大量的土地和劳动力。经过思考决定:依托农村自身优势带领群众探索实施五种入股形式破解乡村振兴。1、土地入股,唤醒农村第一大资源。2、劳动力入股,唤醒农村第二大资源。3、资金入股,破解贷款融资难问题。4、农机入股,整合农村有效资源。5、人才入股,促使现代农业技术与生产力有效对接。

通过这些等灵活多样的入股形式,促使群众和集体形成了利益共同体,即每个村民都是员工、股东。这样一来,全体村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共同致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制度保障

一是董事会管理制度。组建董事会、监事会和理财小组。实行股份制合作经营,必须符合全体股东的利益,接受全体股东的监督。村两委成立理财小组,由入股村民每30户推荐1名代表组成,理财小组同公司开户银行签订共同支出协约,超过万元的资金支出必须召开全体股东大会,持会议记录、全体股东签名与影像资料备份,银行才予以办理。每财年结束后,由董事长按照合作社章程,组织编制年度业务报告、盈余分配方案、亏损处理方案、财务会计报告,经监事会审核后,向社员公布,并存档,便于社员以后查阅。

二是财务管理制度。财务部由总会计师、会计、出纳和审计工作人员组成。总会计师即财务总监,负责公司财务的运行及监督,并定期向股东大会汇报公司资金收支使用情况。同时,建立内部财务审计制度,每季审计1次,审计报告,报送总经理。

三是利益分配制度。合作社建立了严格的公积金提取、公益金提取、盈余分配、债务处理等各项管理制度。如:1、从当年盈余中提取百分之三十的公积金,用于扩大生产经营、弥补亏损;2、从当年盈余中提取百分之十的公益金,用于社员的技术培训、开展文化、福利事业和社员生活上的互助互济;3、合作社可分配盈余按社员的入股股份比例分配给社员,返还总额不低于可分配盈余的百分之七十。合作社如有亏损,经社员大会(社员代表大会)讨论通过,用公积金弥补,不足部分用以后年度盈余中公积金部分弥补;4、返还后的剩余部分,以社员账户中记载的股份、公积金份额、接受国家财*直接补助和他人捐赠形成的财产平均量化到社员的份额,按比例分配给本社社员,并记载在社员个人账户中;5、合作社的债务用公积金或者盈余清偿,不足部分依照社员个人账户中记载的财产份额,按比例分担,但不超过社员账户中记载的出资额和公积金份额。如改变分红比例和提取公积金、公益金比例需经社员大会(社员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后,方可生效。

王新伟(河南省副省长,时任郑州市市长)在乡谣农场调研

四、旧貌换新颜

近几年来,村两委和公司按照既定发展模式和思路,不断完善股份制合作经营机制,扎实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各方面取得了可喜的初步成效。

乡谣农场航拍图

(一)产业结构合理化

通过产业结构调整,逐步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良好态势。园区项目一期整合耕地亩,发展生态葡萄园亩、有机蔬菜亩、有机瓜果96亩,30多个品种;亩水产养殖;建成钢骨架大棚50座、㎡现代化育苗厂、日光温室53座,座日光温室正在建设。园区二期亩冬枣园栽植完毕、亩猕猴桃正在栽植中。形成了以绿色果蔬种植为主导产业的农业产业布局。

乡谣农场绿色果蔬

(二)农民增收稳定化

为履行对入股村民的分红承诺,孙中岭带领村两委班子对园区现有产业项目的收益情况进行实事求是的估算论证。

一是根据本村目前的种植业耕地收益情况,第1期亩土地的5年保底收益:亩×1元/亩/年×5年=1万元。

二是0吨冷库1座,进行大蒜和蒜苔保鲜储存,扣除各项成本,每年收益.2万元,扣除1年建设工期,4年收益:.2万元/年×4年=.8万元。

三是园区阳光葡萄园1年收益(第3年开始挂果):亩×斤/亩×20元/斤(目前市场价80元/斤)=万元毛利润。

四是亩13个品种逐步成熟的桃子一年收益:亩×0斤/亩×5元/斤(目前市场价25元/斤)=万元毛利润。

五是亩有机蔬菜年收益估计万元。

初步保守估算,园区建成以后年收益可达到.8万元。

(三)新型农民职业化

园区每年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余人,新型农用机械和智能化控制设备的进入,节省了大量劳动力。群众在标准规范和农业专家的指导下从事农业生产,整体素质明显提高,逐步变成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

(四)农业生产标准化

农业标准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基石,是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的重要保证,是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前提。园区按照相关农业生产技术规程,实行标准化管理,做到种苗选育、田间管理、采摘包装全程监控,严格控制农药的使用,每天对园区产出的农产品进行质量安全监测,保证产品的安全性。

(五)成效

孙庄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建立和生产经营,注册了商标乡谣农场。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合作社和公司的标准化生产成了硬牌子,北大新世纪学校、辅仁药业、太龙药业、元盛集团、红星美凯龙等近50家企业同公司签约,使用公司生产的有机蔬果,成为产品销售的硬渠道。城市社区宅邸定制配送渠道的开通,让绿城百合、蓝城、龙之梦、正宏、建业等社区每天都可以品尝到带着露珠的有机蔬果。年底,合作社实现年收入.8万元,村民们比预计时间提前三年拿到红利年实现收入6万元。园区吸纳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余人,在标准规范和农业专家的指导下从事农业生产,逐步转型为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

樊惠林(郑州市农业农村委主任)在乡谣农场调研

潘开名(中牟县县委书记)在乡谣农场调研

展望未来,在乡村振兴发展道路上,村支书孙中岭充满着必胜信心,发展蓝图早已成竹在胸:一是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创意农业,拟建00吨蔬菜保鲜库1座,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以农业产业化为抓手,扎实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二是严格按照生产技术规程,实行标准化管理,建设无菌净菜中心,填充蔬菜无需清洗即可食用的空白区;三是计划流转周边00亩土地,带动更多农民实现共同富裕;四是以*的建设为统领,发挥*组织坚强战斗堡垒作用和*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把一个符合中原农村条件的发展路径呈现给广大农村老百姓,让广大老百姓逐步转型为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促使现代化农业在中原大地开花,让农民真正的走上富裕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团结带领广大村民,围绕*的十九大提出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戮力前行,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留得住乡愁的美丽家园,早日实现农村美、农业强、农民富美好梦想。

申延平(河南省委农办主任、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厅长)在乡谣农场调研

(该文作者林全峰系郑州市农业农村工作委员会信息中心书记,图片由孙庄村乡谣农场提供。)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