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春痘的医院 http://pf.39.net/bdfyy/tslf/210311/8736734.html陈晓卿导演的美食纪录片《风味人间》已播出第二集:《落地生根》,讲述辗转异域的移民们如何把家乡风味与本地食材熔于一炉、自成一派。
在澳门土生土长的葡萄牙人独创了只在澳门吃得到的葡式菜肴。
秘鲁的中餐厅老板用南美风味的中餐征服了当地人的味蕾。
漂泊到马来西亚的华人用家乡的海南鸡饭,纾解羁旅在外的浓郁乡愁。
食物是文明最直观的体现。口味杂糅的背后,是人种的迁徙与文化的交融。
由活字文化策划出品的美食图书《浪食记》中,作者王恺以浪迹于食物间的亲身经历,将中国各地乃至世界隐蔽角落里的各样食材与烹饪方式娓娓道来,并在其间隐隐勾连出一个历史悠久、散落于民间的饮食系统。
正如陈晓卿所言:“面对食物,每一次王恺都坚定地选择热爱、分享、写作。这是我敬佩他的原因。”
今天,活字君与书友们分享王恺在巴黎吃越南河粉的经历,那一碗漂洋过海、辗转万里来到巴黎的河粉,可否让我们一品这琳琅满目的风味人间?
如何在pho里解决人生困惑问题
文
王恺
在巴黎第一次吃越南河粉,是在歌剧院附近。走累了,看到并不熟悉的招牌,最显眼的是一碗热气蒸腾的汤;走进去,仅可容身,显然就是这类店的格局。狭窄的厨房窗口,一张窄小的越南面孔,经历了多年的漂泊与生根,已经完全与祖地断绝了联系,满面只有迷惘和厌世,可是做出来的河粉,却还是真味。
没有什么比越南河粉更简单的食物了。一碗热汤,把稀薄的纸一样的粉烫进去,外加迅速烫熟的牛肉片、牛肚,和已经煮得半熟的牛腩和牛肉丸,然后烫进去豆芽,浇上碎末的小红辣椒。罗勒和薄荷叶更是占据了主角的位置,常常多到你不敢把它全加进汤里,外加使劲儿挤出来的青柠汁,这碗充满力量感的粉就成了,这是典型的西贡米粉的做法。
可是吃完总还觉得饿,大概米食不饱北方人的胃口。
有年在贵州出差,一日三餐都是粉,各种。花溪牛肉粉是各种牛肚牛杂的混合物,辣子鸡粉上面则是几块看不分明的鸡身体的部分,都极其美味,可是吃完就饿,饥肠辘辘地饿,后来仔细想来,应该是米食消化快的缘故。越南河粉还好,大概有牛肉汤打底,我每次都是贪婪喝完所有的汤——混杂着牛骨的坚硬和薄荷青草的迷幻气息的汤,一点不像南方人慢炖几小时的产物,仍然层次分明,但是,也好喝,挤满了南国的生命——在太阳下面奄奄一息,转眼抬头又蔓延的生命。
歌剧院附近这家却是粉多汤少,也许是适应法国人当正餐吃的缘故?一碗粉配一碟春卷,外加最后的水牛奶酪,前菜、主食和饭后甜点都全了。我因为长途跋涉,坐下来当是休息,并不着急埋头大吃,看看周围满脸雀斑的女大学生,正和小男友嘟囔着什么,像是《两小无猜》里面的玛丽歌迪昂。另外一桌却是奇异,细眼盘面,开始以为是蒙古人,后来细听口音,啊,朝鲜,居然碰到几位朝鲜人。
女人穿着板式的红西装,端庄,有着一丝有背景的骄矜,并不因为在资本主义腹地就感觉有什么不妥;男人是两位,旧西装,不合体,诸种不合适甚至让人错愕的外表。后来听他们说话,外加神态,方知道来自朝鲜,而不是邻近的韩国。为什么来这家小店吃饭?按照我们的猜测,不是一举一动,都会受到严格控制吗?
上次看全智贤和河正宇的《柏林》,只感觉朝鲜外交人员的战战兢兢,处境如人走在破碎冰面上,丝毫不能出错。
不过身边的人们却似乎并没有那么紧张。也是有板有眼地说着话,可是在遥远的异乡,就觉得都是巴黎混杂的移民潮流里的浪花。巴黎,越来越变得五方杂处,食物也是,人也是。这是巴黎的伟大,也是它的好,雨果小说里那种单纯的好。
想来也是因为河粉便宜,一顿热气腾腾的晚餐,不过十欧元左右,比正式餐厅的晚餐要便宜一半以上。流落江湖的旅客,去到远方的异族人,当然,还有大批借此怀乡的越南乡亲,都能最终汇集在这里。
越南河粉的起源据说复杂。一说来自中国华侨,毕竟和广东的新会米粉有类似之处;另一说来自法国,因为汤底是洋葱和牛肉,牛骨慢炖而成,类似法国的牛尾汤,不像广东一带习惯在汤底中加大地鱼干。不过种种食物传说,追根溯源,无外是*治因果和人世流转,细究,也是枉然。毫无疑问,pho借助七十年代越南难民的大规模迁移,变成了一种半世界性食品,在西方和东方世界都屡见不鲜。
如果看湄公河这个流域,就会发现,类似的食品并不少见。整个流域的方便食品似乎都和粉有关,有细窄的,也有宽厚的,一律用半冷不热的汤,缓慢烫熟,也是因为炎热的气候,并不讲究热汤热食,温凉之间即可。烫熟后加肉末,酸菜,各种哨子,当然越是大城市越多种类。我一直开玩笑,管昆明叫“东南亚之大都会”,这里的米线帽子就有十余种,光是瘦肉,就有脆有烂。记得在昆明吃米线,经常被那里的脆哨弄糊涂,不知道是什么,后来愈发喜欢——外壳坚硬的炸得酥香的小猪肉块,是米粉汤里拯救肚肠的恩情,最让人感觉饱满,比漂浮的肉末要可靠。
添加的米粉帽子往湄公河流域进发,逐渐被缩减了种类,甚至只有一种肉末,或猪或牛不定。但是青菜是一定有的,各种罗勒,豆芽和薄荷,一大盘,从不吝惜,大概这就是当地人补充维生素的最好方式——从天与地之间,生长出来的自然食用法则。
越南偏牛肉,老挝和缅甸偏猪肉,大约还是更穷,牛肉在那里是贵重的食材。有年去缅甸,在偏僻的小镇上,看到长相如天罡地煞的成群结队的山里人,胡子也都有一尺多长,很少修剪,嘻嘻哈哈,在一大片收割过的稻田里烧火做饭。看外表不敢接近,听他们的口音,却还是温和的。这些人显然常走这条路,赶牛去中缅边境走私,因为在中国,牛肉可以卖更好的价格,自己舍不得杀。
在越南和老挝的小菜场吃米粉,肉肯定不是主角,菜是。汤不热,端上来的一大盆青菜完全觉得烫不熟。那些耐得住咀嚼的大量的薄荷,散发着浓烈土地气息的九层塔,还有生腥味儿的豆芽,都在盘中不屈服、倔强地直立着,只能放弃。看当地人却都吃得津津有味。后来醒悟,他们应该是用桌上的鱼露和辣椒加以调味,就是补充丰富的维生素。完事后,是一杯满足的滴漏咖啡,一天的庶民早餐,结束。
西贡最著名的“pho”餐馆也是如此。大量的摩托客,匆忙地来,心满意足地吃,光脚散发着水汽和泥地的肮脏。一个城市的风光无限,其实都在这些人身上。之所以记得,是因为我的胖翻译,足足斤,每天早上非如此不可,穿着破拖鞋,露着脚,我越觉得不能往那里看,越忍不住要看,憋死。一股越南横客的架子,可是说起话来,满是南国的嘟囔。他精通咖啡,和别的食客不同的地方,就是别人喝普通咖啡,唯独他,喝猫屎咖啡,那时猫屎咖啡在国内还不流行,他给我上了一课。
法国的越南河粉已经成了主流,门店多到类似北京的螺蛳粉吧。不过螺丝粉虽属本国系统,但在北京尚未落地生根,漂浮在表面;河粉在巴黎已经很扎实,由朴素的越南难民的二代或三代经营,不大的店面,朴素而温和的面孔,也有温州人鸠占鹊巢,但也是温顺的脸,比起他们国内的乡亲,简直可以用迟钝两字来形容。
自从发现河粉的美味后,开始满大街找。后来发现最简单的办法是用SIRI,马上把附近的河粉店导航出来。误入一家法式小清新越南餐厅,里面几个男服务员英俊如模特,宽肩,细腰,服务也是殷勤有礼。遗憾的是,牛肉丸大如婴儿拳头,汤头也丝毫不鲜美,并非美味,只能看服务员和餐厅里精巧的植物陈设取乐。殖民地食物,有此翻身,当庆贺一下,就和肉夹馍进*纽约差不多。
end
图书简介
《浪食记》辑录王恺数十篇书写美食的文章,按内容分为四章。第一章跟随作者天南地北游食四方,第二章分门别类体味美食之道,第三章趣谈饮食写作中的历史文化,第四章则是作者对吃这一最原始人生安慰的个人感性领悟。
正如作者所言,本书并非餐馆指南,亦非菜谱,而更似一卷饮食浮世绘。文中所写食物不拘一格,从东北街边的烤羊肉串,到四川小镇的十年陈高粱,再到巴黎越南餐厅的一碗米线,大多为日常饮食,也有高级餐厅的精致美食。
作者写美食,亦写美食折射的人情世相,以及美食背后不同地区人群的文化与心理。围绕食物而展开的服务员、餐馆老板、以及食客的众生相纷呈于作者笔下。耐读的是作者充满机锋却又体贴入微的文字,慰藉的是你我于寂寞时渴望陪伴的身体与心灵。
作者简介
王恺,作家。《三联生活周刊》前资深主笔、“活字文化”新媒体总监。著有《文艺犯》。专研饮食文化,雅擅茶道、花道等生活方式。
活字文化
成就有生命力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