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血流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青海的九层妖塔是怎样的一座墓葬群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诊疗体系 http://www.bdfyy999.com/m/

年,有人喊价1.8亿元欲在青海境内出手一批文物。可就在他们谈妥以万元成交时,早已跟踪多时的青海警方从天而降。但令警方最震惊的不是查获的件精美文物,而是这些人盗墓的位置难道就是传说中的“九层妖塔”吗?

也许有人诧异九层妖塔不是电影、小说中描述的神秘恐怖之地吗?难道现实生活中真的存在吗?你还别说,电影《九层妖塔》还真有原型,它们就位于青海省都兰县察汗乌苏镇热水乡。

年5月,一支考古队来到热水乡考察当地岩画。就在他们顺利完成任务想打道回府时,一位当地老乡告诉他们,这里还有许多古墓可以顺便考察一下。

考古队一听有古墓顿时来了兴趣,他们在老乡的指引下来到一片山谷地带瞬间惊掉下巴。原来这里密密麻麻分布着大小不等的圆形墓葬,数量之多令人惊叹,后来这一片墓地被命名为“热水墓葬群”。

就在这片墓葬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中间那座呈双覆斗状的巨型大墓。据老乡介绍,这座古墓在当地被称为“九层妖塔”。相传这种九层妖塔是古代魔国历代君王一族陵寝的墓葬形式,神子推巴噶瓦化身格萨尔王一生降妖除魔,将魔国摧毁后封印在这座大墓之中。

当然这只是一种神话传说。也许因为这座墓葬在一座山头上,而在山头上有许多动物,譬如旱獭或鸟类搭的窝,当地多大风天气,只要风一刮就开始形成各种声响。由于人们当时不知该如何科学解释这种现象,所以就将这座墓葬称为“妖塔”。

这座九层妖塔从未出现过令人望而却步的妖魔*怪,却引来了络绎不绝的盗墓贼。早在抗日战争时期,盘踞在青海的“西北王”马步芳的部下,就在一位藏人的指引下挖开了这座大墓。当然马步芳的目的不是探寻墓主人是谁,而是为了盗宝。

但是这群全副武装的士兵显然低估了大墓的坚固程度,他们面对由*土、灰沙石、砾石以及巨石构成的夯土层,耗时3天3夜才挖开大墓顶层的一小部分。即便如此,马步芳的匪兵们还是带走了以金银器为主的价值不菲的珍宝。

据说后来马步芳的士兵们再也挖不下去了,因为他们开始失去理智,互相开枪攻击。于是马步芳就想到了妖魔被格萨尔王封印于此的传说,顿时吓得胆战心惊,随即带着士兵匆匆撤离九层妖塔。

估计马步芳的手下发狂就是见财起意,马步芳也纯属自己吓唬自己,但这也相应避免了墓中文物大量流失。马步芳*队撤走后,当地藏人因惧怕墓中妖魔出世,又将盗洞埋了起来,大墓才得以暂时安静下来。

年,青海进行全国文物普查时,也曾调查过热水墓葬群,但鉴于当时对考古认知不足,只草草地将这里认定为已被盗掘过的汉墓,并未引起重视。也就是这一忽略,继而引发了一系列严重的后果。

直到年,热水墓葬群才再次引起考古界的重视。可呈现在考古队员面前的一切,似乎刚刚经历了一场浩劫一般,一个个盗洞触目惊心地排列在山脚下,大大小小的石块散落在周围,就连那座被称为九层妖塔的巨大墓葬顶部,也随处可见被盗掘的痕迹。

考古队员心痛之余,发现那座规模最大的九层妖塔整体呈等腰梯形,分上下两层封土,就像一大一小两个斗叠加在一起,高达35米,底部基宽余米,如此规模的墓葬即便是在内地,也应是王侯级别的陵寝。

这座古墓太大了,稍不注意就会将其与状如雄鹰的血渭山融为一体。而且这座墓的封土有明显的夯土层,而夯层之间还整齐地平铺着一层层的柏木。这种形制的墓葬,怎么看也与青海东南部的汉代以及魏晋时期的土坑墓、砖石墓不同,很显然年文物普查时,对九层妖塔的年代认定是错误的,所以急需对九层妖塔进行抢救保护性挖掘。

年7月,青海考古所正式对九层妖塔展开考古挖掘。因九层妖塔身处血渭草原,背靠血渭山,所以九层妖塔编号为“血渭MI”。当考古队清理到第一层封土时就惊呆了,竟然发现了七层柏木。

众所周知,秦汉时期流行一种墓葬形式*肠题凑。“*肠”是指剥了皮的柏木,“题”是指树木的根部,而“凑”则是指头朝内,那么“*肠题凑”连在一起的意思,就是说在棺椁的外部,将一根根柏木头朝内平铺叠垒在一起。

史书中明确记载只有帝王,以及帝王特批御赐之人才能使用*肠题凑。可想而知能在封土中使用足足七层柏木的墓主人,其身份该有多么高贵。

“血渭MI”古墓的挖掘一直持续到年11月才告一段落,主要挖掘了上层封土以及墓前的陪葬坑,发现了东罗马金币、波斯银币,还有多件珍贵的丝织品。

这些丝织品大部分来自中原地区,还有一部分是出自青海当地的蕃锦,以及来自中亚地区的胡锦。其中最令考古学家兴奋的,是唯一一块来自8世纪的波斯文字锦,上面有七个神秘文字“伟大的王中之王”。

这七个字为考古学家提供了2个线索:一是墓葬年代应该是公元8世纪;二是墓主人身份应是一位“王中王”。由于公元8世纪应是北朝晚期到初唐时期,而在这一时间段,“血渭MI“所在的柴达木盆地还在吐谷浑的有效控制之下,而吐谷浑当时又是吐蕃的藩属国,所以结合文字锦的线索推断墓主人很可能是一位吐谷浑王或吐蕃王。

此外“血渭MI”墓前陪葬坑中发现了8条肢体完整的狗。这种殉狗习俗在东北鲜卑人中比较常见,而吐谷浑人的祖先正是来自中国东北的鲜卑人。还有“血渭MI”出土的一件残缺漆器上刻的汉字,也与吐谷浑使用汉字的历史吻合。这些信息都进一步佐证了“血渭MI”墓主人是吐谷浑王的推断,但到底是哪一位吐谷浑王还尚未得知。

后来考古队深怕因技术问题导致墓中文物出土后氧化损坏,遂出于对文物的保护,只抢救性挖掘了盗墓比较严重的上面两层。迄今为止九层妖塔也未再重新挖掘,至于墓主人到底是谁就成了考古队员心中永远的谜。

也许保持陵墓原貌就是最大限度的保护方式,年,热水墓葬群被列入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血渭MI”因其独特的造型,遂有了“九层妖楼”、“东方金字塔”等称谓,成为全国十大古墓之一。

虽说“血渭MI”得到了国家重点保护,但其墓中财宝依旧引起盗墓贼觊觎之心。年青海爆出特大盗墓案,盗墓贼盗挖的就是距离“血渭MI”仅有米的一处墓葬。

考古学家听闻此事,感觉这两座墓距离如此之近,说明两位墓主人的关系应该比较亲密,也许是父子或亲兄弟,亦或是夫妻也有可能,所以考古学家就想通过抢救性挖掘那座被盗墓葬,来揭开九层妖塔墓主人的神秘面纱。

很快青海考古队就进驻现场,并将那座被盗墓葬命名为“血渭一号”。考古学家对“血渭一号”墓充满了期待,果不其然,刚一开挖就传来两个好消息。

一是有关墓葬规格等级的新发现,据测量古墓茔墙南北长31米、东西长33米,古墓封土东西长26.57米、南北长24.78米。除此之外还有祭祀建筑、回廊等,地下部分则有墓道、殉马坑、甬道、照墙以及墓室等等组成,按其规格绝对是一个超级大墓。

二是关于古墓年代的考证。考古学家通过检测构建墓室的树木年代,发现这些树木被砍伐于公元年左右,可见这座墓葬与九层妖塔应该属于同一时代,两者之间确实有些亲近关系。

后随着镶嵌绿松石的金象、纯金胡瓶、鎏金鋬指杯以及镶金饰黑色漆盘等诸多奢侈品的出土,就足以证明墓主人应是一位有钱、有权、有势的“三有人士”。而漆盘上连珠纹自带的异域风情,这就说明墓主人并非中原人士,而是一位少数民族的贵族。

同时还能证明这一推测的就是后面发现的丝织物上葡萄纹,明显带着浓厚的中亚地区风情,再一次肯定了墓主人的少数民族身份。

综合“血渭一号”墓葬年代,以及墓主人身份线索,基本可以断定墓主人应是一位吐谷浑或吐蕃的贵族。而考古队员此前曾推测“血渭MI”墓主人是一位吐谷浑王,那么“血渭一号”墓主人很可能就是他的一位心腹大臣,或是未能得到继位机会的兄弟。

随后墓中又连续出土了青铜甲、黑底红纹漆甲、铁质铠甲以及*金甲等四副铠甲,由此考古学家进一步推测墓主人有可能是一位男性将领。但随着珍珠耳钉、水晶链、镶绿松石的凤钗以及大金链等高级珍宝的出现,考古学们又开始怀疑难道墓主人是一位穿戴高贵的贵夫人吗?

但可惜的是棺椁中竟然没有尸骨,遂无法通过DNA检测断定墓主人到底是男还是女。那么墓主人的尸骨为何不见踪影呢?难道这座墓是疑冢?还是墓主人的尸骨已经腐烂殆尽?亦或是墓主人尸骨被人带走了?

三种可能性在理论上都有可能,可考古学家经过分析却将这些推测全盘否定。首先所谓疑冢就是为了迷惑人而虚设的假坟。可是“血渭一号”墓虽被盗掘,但仍出土了惊人数量的稀世珍宝,如果这座墓是假墓就没必要这样烧钱了。

其次墓主人尸骨腐烂殆尽的情况,在历史上也确实出现过。但出现这种情况的墓葬多在江河湖海边,或是降水量大的地方,亦或是土壤呈酸性的地区。可“血渭一号”墓地处日照时间长,降水量低的甘青高原地区,可以说当地尸骨保存环境很好,不可能出现尸骨腐烂到什么都不剩的地步。

至于第三点就更不可能了,相信无论是谁都不会放着那些价值连城的宝物不拿,单单带走墓主人的尸骸。

由于没有更多的线索,考古学家对于墓主人尸骨为何消失不见,也没有更好的解释,只得暂时搁置这个问题。不过考古队员很快又有了一个重大发现,就是一枚刻着古藏文“外甥阿柴王之印”的印章。

“阿柴”是吐蕃对吐谷浑的一种称呼,那么“阿柴王”就可以明确墓主人是吐谷浑王。而这位吐谷浑王又是在吐蕃统治下,与吐蕃王存在着甥舅*治联姻关系。

“血渭一号”墓主人身份的明确,可以说解决了热水墓群发现40年来的一个重大学术问题,那么与其毗邻的九层妖塔的墓主人身份应该更高,于是许多专家推断似乎只有与这位吐谷浑王存在甥舅关系,并于当时统治着吐谷浑的吐蕃王符合要求。

随后考古队员又在大墓的东北角发现了人骨,应该是盗墓贼在偷盗陪葬品的同时,将墓主人的遗骸随意抛在了那里。墓主人遗骸谜团终于解开,而更令人惊奇的是墓主人居然是一男一女两个人,男人大概是50~60岁,身高1.66米左右,女人大概是40岁,身高1.58米左右,显而易见“血渭一号”墓是一座夫妻和葬墓。

“血渭一号”墓历经3年考古挖掘堪称完美,不仅出土了大量精美绝伦的文物,还明确了墓主人身份问题,那么这些吐谷浑人又是从何处而来呢?

原来吐谷浑是一个人的名字,据《晋书.吐谷浑传》记载,吐谷浑是辽东鲜卑部可汗涉归的长子,只可惜他是庶出,没有继承汗位的资格。

公元年,涉归驾崩后,其嫡子慕容廆继任可汗,吐谷浑遭到排挤,只得带领自己的户部众踏上漫漫西迁路。

吐谷浑率众先后在阴山山脉(今内蒙古河套地区)、枹罕(今甘肃临夏)等地游牧。公元年,吐谷浑去世后,其最年长的儿子吐延继承汗位,并在此后10年间持续发展壮大,不仅站稳脚跟,并将势力范围扩大到现在的四川西北、青海和甘肃南部。

公元年,吐延遭刺杀,其子叶延继位,改姓吐谷浑,正式建立吐谷浑国,并把活动中心从甘肃转移到了青海。吐谷浑在这片高原上,历经近年时间以及数代吐谷浑王的苦心经营,终于成为青海高原的一个强国。

先秦时期开辟的丝绸之路青海道横贯吐谷浑国境,这条路给吐谷浑带来了无穷财富,昔日的马背民族转眼成为生意人,许多人成为腰缠万贯的富翁,可想而知吐谷浑王的富有程度了。这一切在“血渭一号”墓陪葬品之罕见精美,就可窥见一般。

只可惜如此“泼天富贵”也改变不了一个基本事实,吐谷浑与中原王朝以及吐蕃王朝相比,终归还是一个小国,时刻面临着被吞并的危险。

公元年,隋朝不堪吐谷浑侵扰边境,派兵西巡重创吐谷浑。公元年,唐太宗李世民派李靖率10万大*兵分三路直指吐谷浑,这次大唐取得全胜,吐谷浑一蹶不振沦为大唐属国。

公元年,吐蕃人禄东赞率兵攻打吐谷浑,建国余年吐谷浑就此灭亡。但亡国后的吐谷浑并未消失,而是成为吐蕃治下的一个邦国,其疆域已大大缩小,主要就在柴达木盆地,而*治中心就在都兰。

吐谷浑人最终去了哪里?没有人知道确切答案,有人说他们融入了安多藏人,也有人说现在的土族人就是吐谷浑人的后裔。面对众说纷纭的传闻,也许这道历史留下的谜题,只有血渭草原上的“热水墓葬群”可以告诉我们。

因为那些成为吐蕃臣属的吐谷浑贵族们,砍伐附近山上的柏木,用这些柏木不仅建造起生时居住的宫殿,还筑起了死后栖身的墓穴。如今整个血渭草原上,使用柏木的墓葬至少有几百座,整个都兰有近千座之多。可以说整个“热水墓葬群”,包括最醒目的“九层妖塔”,其实就是吐谷浑王族构建的身后乐园。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