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血流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东临齐州,灵岩访踪二 [复制链接]

1#
刘*连现在哪里就诊 https://m-mip.39.net/nk/mipso_9392345.html

接续——东临齐州,寻塔问道(一)

一顿山肴野蔌后,司机带领我们在盘山公路上奔驰,先盘山上了一座山头,随后盘山而下,这一行让我对济南群山环抱的感觉更明显了。

Thesecondplace泰山北麓长清县万德镇灵岩峪方山之阳的灵岩寺——全国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明代文学家王世贞有“灵岩是泰山背最幽绝处,游泰山不至灵岩不成游也”之说,泰山我已攀登过四次,自认为足迹踏遍了山上的每一个角落,没想到今天灵岩寺一行方为圆满。灵岩寺中所有树木的挂牌都是泰山名木,这座寺庙真真是依傍泰山山脉,物华天宝。

记载中说灵岩寺与神通寺均为朗公所建,年代颇为久远。

唐代李吉甫编纂的《十道图》中,把灵岩寺与浙江天台山的国清寺、江苏南京的栖霞寺和湖北江陵的玉泉寺誉为“域内四绝”。自唐高宗以来,历代皇帝到泰山封禅,也多到寺内参拜。宋代真宗曾到过灵岩寺,不知道是不是就在封禅泰山之后。灵岩寺最重要的两座建筑就始建于唐,宋代复建或重建,足见唐宋两代灵岩寺的兴盛。

辟支塔

唐朝高僧慧崇组织修建,后于宋淳化五年(年)重建,历时63年完工。“辟支”出于梵语,辟支塔,意即辟支佛塔。典型的宋代风格,为灵岩寺标志性建筑。

辟支塔为一座八角九层楼阁式砖塔,塔高55.7米,塔基镌刻有古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皈依佛门等故事。塔身上置铁质塔刹,自宝盖下垂八根铁链,由第九层塔檐角上的八尊铁质金刚承接,在塔内延续到地下,起避雷作用,设计极为巧妙。此塔以前可逐层登临,一览群山风光。

千佛殿

此殿始建于唐贞观年间,(一年),宋嘉佑和明嘉靖、万历年间重修,现存木结构为明代建筑。因殿内供置众多佛像得名。

殿内正中塑有通体贴金的“三身佛”,正中毗卢遮那佛的莲花宝座极具特色。

千佛殿最为人所称道的是四十尊彩色泥塑罗汉像,其中有三十二尊塑于宋治平三年(年),八尊补塑于明万历年间(一年)。“天下罗汉两堂半”,其中一堂就在这里。这里的罗汉具有浓郁的世俗气息,形神兼具,惟妙惟肖。清末学者梁启超赞誉千佛殿泥塑罗汉像为"海内第一名塑"。年维修时还发现,这些彩塑罗汉还像人体一样有腹腔,腹腔内有用丝绸做的五脏六腑,此外还有五铢钱、开元通宝和宋代前三朝的铜币及宋代铜镜、墨书题记等文物。

左上:道济和尚,济公

右上:郎公,神通寺、灵岩寺建寺人

左下:东土摩诃菩提尊者

右下:东土禅宗初祖

墓塔林

另外,此处还有被称为中国六大塔林之一的灵岩寺墓塔林。

塔林中现有北魏、唐、宋、金、元、明、清历代石质墓塔座,墓志铭、石碑81通。依塔身形制分为方碑形塔、钟形塔、鼓形塔、穿堵婆塔(喇嘛塔)、经幢式塔、亭阁式塔六种。

唐代高僧慧崇的墓塔单独建在塔林北端最高处,与四门塔形制相似。塔身东西两侧作假门,皆作一妇人半露状,东面作进入状,西面作外出状,形象极为生动逼真,这种“妇人启门”的题材广泛见于墓葬的石刻建筑上,可能是引导进入门后世界的一种方式。

慧崇塔及局部“妇人启门”

五花殿

大雄宝殿前的五花殿,建于宋,明清时期三次重修皆毁于火灾,现仅存遗址,断壁残垣见证着灵岩寺年深日久的岁月。

古树

灵岩寺内有一棵巨大的柏松,称为“摩顶松”,据说就是当年玄奘西行取经前,以手摩顶曰:“汝西去求佛,汝枝西长;归时,东向,使吾门弟子知之。”《西游记》一书中讲述的故事恰与此同。后来僧人在此树旁栽种柿子树,取“百事如意”之意。

辟支塔东,一株青檀,部分根部、主枝干呈现扁平状,状如蟠龙。这种树木已经非常稀少,列入《中国稀有濒危植物名录》稀有类3级保护植物。

灵岩寺依山而建,沿山路攀登至山顶,有很多自然人文景观,当时正值下午两三点钟,气温太高,有中暑之虞,遂放弃登顶,也算小小的遗憾。

考古之行未完待续……

潘潘的博物世界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