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网上看到这样一段视频。
广东广州,一栋破旧居民楼内,一位6岁的母亲跪在地上痛哭流涕。而站在她对面的,是她7岁的儿子。
“我已经养你到0多岁了,你还要我怎样?你就不能出去找个工作吗?”
看着母亲在自己面前泣不成声,儿子一脸麻木,冷漠走开。
仿佛眼前的,是位陌生人。
过了一会儿,男人像想到了什么,十分“佛系”地说出一句:
“我觉得人来这个世界上就是为了过把瘾,我现在还没过够瘾呢。”
听到这句话,网友纷纷一脸问号:
“0多岁,如此大言不惭是认真的吗?”
“第一次见到这么厚颜无耻的儿子。”
教育最令人心酸的结局,莫过于此,儿子心安理得,母亲委曲求全。
这位善良的母亲怎么也没想到,拼了半条命养大的儿子,却成了反噬自己的“白眼狼”。
不仅自认为“看破红尘”,每日只在家吃、睡、发呆,而且就算偶尔出门,他还要根据“天时”决定时间。
即便父亲下岗,家里的生活开支仅靠母亲一人维持,他也无动于衷。
视频最后,母亲又苦口婆心劝儿子出门找工作,儿子只觉得聒噪,甚至将母亲赶出了屋子,锁在门外。
母亲在外苦苦敲门,屋里只传来一句话: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我们的人生都已经被上天规划好了,只需要随遇而安。”
这一言难尽的结局,揭开了很多中国父母难以启齿的心酸:捧去一片丹心,换回一阵寒心。
根据中国老龄科研中心统计:我国有65%以上的家庭存在“老养小”的现象。
其中,大约有0%的年轻人明明已经有赚钱的能力,却依然要父母为其支出部分或者全部的生活费用。
他们都有自己冠冕堂皇的理由。
与之相比,父母有口难辩、苦不堪言,显得无奈又无助。
花式“啃老族”
知乎上有人问:“啃老族”都是些什么人?
博主
贺公子讲述了她的所见所闻。
她发现“啃老族”中的大部分人都没有丧失工作能力,但还是选择寄生在父母身上。
他们通常有过短暂的工作经验,因为不愿融入社会生活,便以各种理由在青壮年时期从职场上“急流勇退”。
比如,他们中有人觉得自己社恐、焦虑,上班后没法和同事好好相处,就干脆不去上班。
有人觉得“搬砖”太累,不如提前享受人生。
还有很多人,因为眼高手低,拉不下脸做“不体面”的工作,便理直气壮地躺在家里等机会。
总之,他们觉得自己的出生是父母一厢情愿的选择,自己的一生也应该由父母负责。
这些无法独立生存的年轻人,用偏激的言论、出格的举止,掩饰着自己的怯懦。
热播剧《消失的孩子》中,6岁的袁午每天西装配皮鞋,装模作样去上班,但出门后,他便轻车熟路地走向棋牌室。
晚上回来,父亲在餐桌上又一次问:“下个月能转正吧?”
袁午埋头吃着饭说:“能。”
父亲不知道,试用期不发薪水、下个月转正都是袁午撒的谎。他只是想用这些话骗着花父亲的养老金。
当晚,父亲躺在躺椅上休息便再也没有醒来。
发现父亲去世的那一刻,袁午第一反应是哭,然后想到拨打。
突然他意识到一旦打通电话,他就要承担救护费、死亡安葬费,而且父亲一旦从养老系统里消失,他往后便拿不到父亲的退休金。
于是,袁午决定让父亲“活着”。他用鱼缸密封了父亲的尸体,将父亲藏在卫生间,然后继续冒领父亲的养老金......
上面的情节中没有一滴血,却让人看得毛骨悚然。
啃老,于孩子而言,是一种生存方式,但对父母来说,却如一把刀扎在心上。
被掏空的父母
《互帮互助》节目中,有这样一个案例。
65岁的张阿姨家有一儿一女,张阿姨老伴走得早,她一个人把两个孩子拉扯大。
去年,张阿姨到了退休的年纪,本以为能安享晚年,谁知两个孩子哪个都不让她省心。
两个孩子都0多岁了,也已成家,在外地工作。
最近,两个孩子时常拖家带口往家跑,一周一次。并且,一回来就哭诉自己过得有多困难,工作有多辛苦。
来源:全景视觉
张阿姨一听孩子哭诉,便把自己的存款拿出来贴补他们。一来二去,光给两个孩子买房、买车,就花了20多万。
这20多万,是张阿姨攒下来的退休金,是她用来养老的全部家当。
今年春天,张阿姨突发疾病,需要住院治疗。结果两个子女不仅找不到人,还都不肯出住院费。
老人花光毕生积蓄,无怨无悔,只为孩子过得更好,结果当她需要赡养,子女却当起“甩手掌柜”。
作为外人,我们无从评断;但为人子女,这样的行为着实让人不齿。
可悲的是,张阿姨的情况并不是个例。
除了成年之后拒绝赡养父母,有的孩子,甚至一辈子都“长不大”。
7岁的李明亮,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从大学本科毕业后,他一路读到博士。
可学成归来后,李明亮的表现却让所有人大跌眼镜。
他每天把自己反锁在房间里,只有吃饭才出来。
刚开始,家人以为孩子刚回来,想休息一段时间,就没打扰他。
但这样的日子,李明亮一过就是2年。
家里为了供他读书,一贫如洗,房子破旧不堪,就连父亲睡的床,都是别人不要了送给他的。
为了养活李明亮,一把年纪的父母不得不外出做小工赚钱,就连已婚的妹妹,也不得不拿钱接济家里。
正当壮年的李明亮,丝毫不觉得愧疚,心安理得地享受着家人的付出。
站着的孩子对面,是跪着的父母。
父母终其一生,都在为孩子鞍前马后,不计成本。
而一味付出的结果,是养出了0多岁的“巨婴”。
柳宗元在《种树郭橐驼传》里写道:“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
爱孩子,是父母的本能,但如果爱得“越界”,实则是害了孩子。
越溺爱,孩子越没有节制,越不懂感恩。长此以往,孩子就像一棵不受约束的树,横生枝节,偏离方向。
巨婴之殇,孰之过?
不难发现,我们这一代“啃老族”越来越多。
聊到具体原因,有人说:“这一代父母太溺爱孩子,小的时候要什么给什么,所以孩子形成了理所当然的观念。”
其实,大部分90后有承担责任的意识,但缺乏拼搏的勇气。
他们一在社会上遇到挫折就打电话给父母,父母心疼孩子,二话不说就打钱过去,孩子慢慢就形成了心理依赖。
这样一环扣一环,一切顺理成章。
看过一个讽刺动画短片《巨婴》。
短片开始,巨婴只需伸个懒腰,喊一声“妈妈”,妈妈就赶来帮他把衣服穿好;肚子饿了,喊一声“妈妈”,妈妈就洗好水果喂给他吃;想要什么玩具,喊一声“妈妈”,妈妈都会立刻买回来。
来源:全景视觉
但有一日,妈妈再无法满足巨婴的需求。
这时,巨婴又看上了电视里的新款VR眼镜。不忍宝宝伤心,妈妈从自己的身体里掏出了一个肾。
巨婴拿到新玩具,玩得不亦乐乎,却丝毫没有发现身旁的妈妈已经倒在血泊中。
画面最后,巨婴钻进了妈妈的肚子里,重新变成了一个婴儿。
惯子如杀子,父母替孩子做好了所有事情,就等于替他做了自己。
生活中,“啃老族”的诞生与动画短片中喂养“巨婴”的过程十分相似。
孩子被父母过度保护,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碎了……
长此以往,孩子逐渐丧失独立生存的能力,唯有“啃老”,才能生存。
纪伯伦在《孩子》中写道:“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
逾越界限、丢失原则的爱,只会让孩子迷失其中。
父母学会放手,孩子才不会依赖。
作为年轻人,趁着大好年华,尽可能地探索世界,发掘自我,才是人生应有的状态。
人生是一段追寻的旅程,唯有行动起来才能摆脱迷茫。
来源:全景视觉
网络作家王耳朵说:
“所谓啃老族,根本不是社会抛弃了他们,而是他们抛弃了自己。”
为人父母,要懂得:
教育有温度,更有“制度”。我们无法陪伴孩子一生,但可以赋予他们独立的灵魂和丰盈的思绪。
为人子女,更要懂得:
真正的成熟,从来离不开“独立”。
父母与子女的双向奔赴,才是滋养彼此最好的养分。
共勉。
作者:今夕何夕,但遇良人,山水一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