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血流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重阳节百年教育世家破圈告诉你健康也可 [复制链接]

1#

“孩子挑食不吃饭”“遇到困难马上情绪崩溃”“学习成绩永远也达不到目标”“为他安排的学校和专业,结果他离家出走”……如果你正在升级打怪的路上,不小心看到了这里,不妨读一读下面这几句话,或者,继续读下去。

(本文个字,阅读大约需要9分钟)

“我是一朵晚开的花。”——抄着抄着,突然有一天我就“开窍”了!“家长急什么?”——父母才需要再教育!“‘拌猫饭’让孩子们没有挑选的余地。”——在节约里吃出了饮食均衡。

来自百年教育世家、我国近代知名教育家*炎培的长外孙,88岁健康老人张孔来的这些话,是如此生动有趣。同时,他还是国际流行病学专家、北京协和医学院教授。“健谈”谈健康,他会用哪个身份谈呢?他竟然用了他“出圈”的身份——不是专家,不是教授,而是以一个外孙、一个儿子、一个父亲、一个祖父的身份,与我们聊起一个百年教育世家的故事。然而,这个故事不仅是关于我们认知里的一般教育,也不是关于我们所以为的传统概念里的家风,而是关于什么呢?

图为*炎培先生在外孙张孔来先生6岁时赠予他的一幅字,成为他日后处世为家的原则。

+++++++++++引子年,上海。一位产妇历经漫长阵痛,终于冒难产危险诞下麟儿,此时她已大出血昏迷,医护人员正在紧张抢救。一旁哭声震天的婴儿是我国近代知名教育家*炎培的长外孙张孔来先生。因这一天恰逢孔子诞辰,于是身为教育大家的外公为他取名“孔来”。当年呱呱坠地的婴儿已88岁高龄,一路走来成为国际流行病学专家、北京协和医学院教授。*炎培先生将自己为人一甲子、做事40年的感悟浓缩为一幅字,在外孙4岁时就酝酿,满6岁时才赠予,成为张孔来教授为人处世的原则。这些原则不但可以滋养美德,也在身心健康上起到了重要指导作用。其实,“外公希望我16岁时可以懂。”“他在,他会亲自讲给我;他不在了,父母可以讲给我。”+++++

外公教我“诚信”“养心”外婆给我“猫饭”“健身”

诚如字里所书,外公告诉张孔来,“人最要紧的一点就是做人诚实,你的看法可能受家庭的影响、受社会的影响、受你自己所受教育的影响,有可能错误,这没有问题。你要说实话,你是怎么想的你就怎么说,错了没关系,一个人的一生里面都难免犯错,重要的是一定要做个诚实的人”。这段外公的告诫伴随张孔来至今。他也以此要求儿子。“我儿子在一个很大的公司做一把手,在他之前几乎没有华人坐到这个位置。我也很好奇,就与他探讨:你为什么能够做到?你没有名校博士学位,也没有这方面家庭背景、社会关系啊?”儿子认真想了想,给了张孔来一个让他都慨叹的回答:“我想除了能力,主要还是诚信吧,诚实做人做事,我一直这样做的。”张孔来感慨万千,“要诚信,这就回到我外公的教诲了吧?诚信做人是非常重要的。你就走你自己的路,不要怕摔跤”。诚实诚信关乎心,却同时可能滋养了身。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的知名案例中,患者正是一点点开始对自己诚实,其症状才得以慢慢消除。他说,“对自己极端诚实,是一种很好的练习”。外公*炎培不是心理学家,张孔来也不是,这种破圈与跨界的健康共鸣,是无意为之,更是做人因果。而在外婆这里,想挑食?不存在的,Noway。时至今日,张孔来还记得每到吃饭时外婆操着上海话提醒孩子们“一粒米,七担水”。外婆说,一粒米能生长出来,至少需要七担水。意指不可浪费。“外公外婆家吃饭时很讲规矩,七八个人围坐一桌,但是外婆要求每个人只能夹面前的菜,不能越过桌面,不然外婆的手一定会毫不留情地落下来,还要伴着一句严厉的‘没规矩’!”北上到北京后,“我们这些孩子就吃‘拌猫饭’,不是真的给我们吃猫食,而是像给猫准备食物一样,将各种菜和主食拌在一起,孩子们不能对食物挑挑拣拣,也就养成了不挑食的习惯”。这段回忆充分表达了一个健康家风,在节约粮食的同时,养成了均衡膳食、不挑食的健康好习惯。

“营养对健康是很重要的,什么都要吃,什么都适量。”

这正是我们现在倡导的合理膳食、营养均衡健康准则。从年度家庭健康主题推进活动开启至今,“杜绝舌尖浪费”“分餐制”“小鸟餐”等正是将这样的健康饮食方式推广开来。张孔来教授对此充分肯定。他自己是“光盘行动”力行者,直到现在只要外出就餐,无论是工作餐还是私人餐会,他一定会将所有剩菜剩饭打包回家。遇到对此不理解的人,他就会用外婆的那句“一粒米,七担水”诚恳回复对方。“除了外婆从小的叮咛,成人后由于工作原因,经常到农村和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感同身受他们的艰辛,更让我深刻懂得这句话的意义——贪污和浪费是最大的犯罪。”而他也因此分外感恩这种节约理念带来的健康“副作用”——身体好,能吃苦。抗战躲炮火,农村搞调查,研究克山病,哪一桩没有健康的身体也完不成。“我也把这种理念传承给了儿孙辈”,虽然节约的方式因时代不同了,细节不同了,但是精髓依然。

父亲教我分享快哉母亲育我人生三乐

张孔来父母的爱情,用他自己的话说“写成一部影视剧一定很精彩”。和谐的家庭氛围中,母亲留给他的宝贵话语则是“三乐”:助人为乐、知足常乐、自得其乐。简单三乐,蕴含了家庭身心健康的核心要素。

张孔来儿时与父母的合影

儿时家中条件虽不好,但是只要有糖果,父亲散步时就都拿上,分给路上遇到的孩子。张孔来从中学到分享、助人的快乐,在他日后工作生活中一直也是这样做的。一次出差时,在入住酒店大堂,张孔来被年轻演奏者的技艺所吸引,整整一个下午,张孔来就坐在大堂认真聆听,这也引起了清贫的演奏者的注意。由于对音乐的热爱两人攀谈起来,张孔来了解到他来自三门峡农村,因热爱音乐学习声乐,但由于声带结节被迫转学钢琴,对一个上学后才第一次见到钢琴的孩子来说,家庭是难以供养学琴费用的,于是他选择在酒店演奏,边勤工俭学边练琴。“1天5个小时,没有休息日,一个月他只能拿到块钱。”张孔来很感动,于是他叮嘱这位年轻人“你需要回学校专心练琴和学习,时间宝贵,钱我来给”。这位年轻人名叫刘旦,后来他成为北京音协下属合唱团的声部长。“他们认为是我助人为乐帮助了刘旦,但他们不知道的是,我在其中享受到的终身友谊和快乐。我们对音乐共同的爱好,使我在健康上得以受益,身心得到满足。”虚怀若谷的张孔来教授这则轶事,用最朴实的语言其实印证了两个健康准则:健康阳光心理,重点来自助人为乐的“乐”;健康互助,不仅是身体健康互助,还有心灵健康互助。爱在爱中生,健康就孕育在快乐里。而张孔来所理解的“知足常乐”“自得其乐”,就是要有自知自乐、享受生活的能力。比如音乐是伴随他终身的爱好,他称之为生命的一部分,他最喜欢在上班路上一边骑着电动车一边哼唱喜欢的歌曲。他最喜欢的是一首苏格兰民歌《可爱的家》,里面的歌词充分表达对家庭的热爱与满足,“以前唱总会热泪盈眶,现在就会格外快乐”。另外,他作为流行病学专家,却兼容并蓄,对中医精华也很有兴趣,自学针灸帮助邻里家人减轻疼痛,乐在其中。他说,适度运动,心态平和、快乐是对健康非常重要的,光是身体健康是不够的,身心都要健康才好。“快乐不是别人告诉你的,只有自己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并坚持下去。对待外界的言论既不因夸奖沾沾自喜,又不因批评气愤消极。做到这些,健康自来。”

我为人父学放手劝人花开不怕晚

父母从小就希望张孔来从医,最好是能成为一名儿科医生,旧时儿科都是私人诊所,父母就告诉他:“到时候富人来看病你就要多收些钱,穷苦人来看病你就要不收钱,帮助他们免受疾病的苦楚。”朴素的教育理念,包含了家长的大度与格局。

“爱不是控制。这是我从我的和谐家庭、大爱家风中学到的。”

父母从没有盯着张孔来的学习成绩、所选专业不放,“我小时候学习成绩并不突出,一直在中等水平,还会借学习成绩好的同学的笔记来抄录,可是就是在这样看似不是好学生行为的抄录过程中,突然有一天我就‘开窍’了!之后考入当时的北京医学院公共卫生系学习。从家长角度看,我就是一朵晚开的花。所以,我想对中国家庭的家长们说,花开不怕晚”。花开不怕晚。对现在教育的“内卷”、家长的焦虑、家庭的不健康氛围,张孔来坦言:“家长需要再教育!真心希望你们能开设这样的栏目或组织活动。”他认为,家长要建设健康的家庭环境、良好的家风,提供给孩子科学、人文、处世的知识,但对孩子未来职业道路的选择,家长应学会尊重和放手。面对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错误,家长要平和心态,学会接纳和宽容,每一个错都会成为日后的财富,让孩子受益匪浅,得到自己对人生的感悟,活出健康身心。

当你读到这里,觉得这到底是一个关于什么的故事呢?……

++后记这篇访谈是国庆节前夕,应年度家庭健康主题推进活动邀请,国际流行病学专家、北京协和医学院博士生导师张孔来教授做客“健谈”栏目时,以88岁高龄精神矍铄地接受健谈主持人宦小晶访谈时所记。在与张孔来教授对话的1个半小时中,画面感满满。时而跟随儿时的他躲避战争年代的炮火,时而和他一起坐在餐桌前听着外婆上海话的家规,时而和他一起与同事在克山病流行区*龙山日行90里山路寻找患者……这些画面和讲述传递着一个教育世家、医学世家的健康家风,一个耄耋老人深刻动容的健康理念。健康是新时代家风的重要内涵!作为一个专家,在谈家庭健康时,他不以专家自居,他的实用的健康技巧、运动窍门并不复杂,动动手、动动脚,就是身体健康;他的乐观、豁达、通透的人格可以效仿,自知、乐享、助人,就是心理健康。最后,他还对健康家风故事的征集活动表示期待,并借今年的“好家风,健康行”活动主题,寄语4.94亿中国家庭:“我们每一个小家庭是一个原子,组成国家大家庭。小家庭和谐健康了,我们这个国家就更平和兴旺了。健康不仅是活得更久,而是活得更好,高质量的生活才是小家、大家共同需要的,让我们一起努力!”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