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治疗最新方法 http://ask.bdfyy999.com/第五章初出茅庐的证券奇才
1.入职父亲的证券公司
年,巴菲特从哥伦比亚大学毕业,他拿到了经济学硕士学位,特别是格雷厄姆教授的科目他全部拿到了A+的成绩。随后,巴菲特和其他同学一样开始找工作,不过因为二战刚结束不久,国内经济状况十分低迷,想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很难。巴菲特经过再三考虑,打算进入格雷厄姆·纽曼公司。
当巴菲特向格雷厄姆提出这个请求之后,格雷厄姆习惯性地计算了价值和价格的比值,最后说了“不”。巴菲特立即改口说不要薪水,然而格雷厄姆依然没有答应,这极大地挫伤了巴菲特的自信心,使他陷入失望和痛苦当中。
巴菲特之所以要进入恩师的公司,并不是看中了它的待遇或者发展前景,而是他认为自己还没有完全消化格雷厄姆传授的理论精髓,他需要在老师的公司里继续学习,而且凭借他和老师的关系会合作得更默契,没有想到却惨遭拒绝。
格雷厄姆对巴菲特解释说:“沃伦,放眼华尔街,大型的投资公司都不雇用犹太人,而我的公司的能力有限,只能聘用几个员工,因此我得把工作机会留给犹太人。”原来,当时格雷厄姆公司的员工都是犹太人,在二战后犹太人求职常被拒之门外,不少人因此露宿街头。巴菲特能够理解老师所言,同时他也意识到自己和格雷厄姆的师生关系不足以使其打破自己订立的规矩。
虽然巴菲特被格雷厄姆拒绝了,但他进入投资界的愿望一如既往地强烈。
格雷厄姆很清楚当时美国的经济环境,华尔街的道琼斯指数经常跌破点,行业不稳定,股价时常波动。因此,他建议巴菲特:在危机过去之后再进入华尔街,目前要做的是找一份稳定的工作。而且父亲霍华德也建议儿子等到时机成熟后再进入证券业。巴菲特听从了他们的建议,怀揣毕业证书回到奥马哈。
当时巴菲特在家乡已经小有名气,奥马哈的国民银行重金聘请他去工作,他却拒绝了,因为他觉得自己必须在投资界中积累经验。后来在格雷厄姆的推荐下,巴菲特来到一家名叫比尔·罗森沃尔的公司,不过因为他需要在奥马哈本地国民警卫队服役,所以干了一段时间就离开了。不久,巴菲特去了霍华德的公司——巴菲特·福尔克。虽然是自家的产业,但是巴菲特还是希望得到真正的锻炼。一次,霍华德的朋友问他,是否要去巴菲特父子的公司上班。巴菲特回答说,他是去巴菲特及其父亲的公司上班。
在父亲的公司里,巴菲特从底层工作投资推销员干起。他的工作内容是分析股票并将有价值的股票向客户推销,然后从客户的纯利润中按比例抽取佣金。这项工作是巴菲特的强项,他在研究股票方面有着独特的视角和过人的能力。他不像一般人那样紧盯热门股票,而是善于发现那些看似寻常但潜力巨大的股票,比如当时的杰纳西峡谷天然气股票等。他向客户推荐的股票,基本上都获得三倍的收益。
巴菲特的注意力并非都在股票分析上,他还会抽空设计一些新的研究项目推荐给格雷厄姆,目的还是想留在老师身边工作,然而这个机会始终没有到来。
作为美国社会中最常见也是最普通的投资推销员,巴菲特推销的第一只股票——*府雇员保险公司股票——是个冷门,当时巴菲特已经坚定了信心,将自己的全部积蓄1万美元投入进去,再将这只股票推销给那些抱着怀疑态度的客户。
和其他投资推销员不同,巴菲特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求。为了研究股票买卖的规律,他一遍又一遍地翻阅厚重的《穆迪手册》,如同小孩翻阅漫画书一样。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研究,他发现一些烟蒂型的股票,只要买入不久就能以三倍的价格在市场上出售。巴菲特认为这样优质的股票还如此便宜,必定会有很多人购买,然而不久以后他才发现,原来购买这只股票的人正是他自己。于是巴菲特总结出一条经验:没人能告诉你哪只股票多么便宜,你得依靠自己来判断和操作。
其实巴菲特还是选错了职业,因为这种耗费心血和时间的研究,对于像他这样初出茅庐的年轻经纪人而言是在做无用功,不管他做出了多么正确的分析和判断,都只能拿到微薄的佣金,收入和付出完全不成比例。
巴菲特虽然对股票有着很强的预见性,但是在很多客户看来,他的推荐不值得相信,因为巴菲特只懂股票不懂人性。他不会分析和解读客户,更不是一个耐心的倾听者,以致他和客户的谈话往往无果而终。于是有些客户听了他的推荐之后会问:“你的父亲或者别的经纪人是怎么认为的?”还有些客户对巴菲特的推荐半信半疑,不得不通过别的途径验证他的准确性。这样一来,客户买股票的时候就直接找了其他经纪人,等于巴菲特提供了信息却没人从他手中买股票,时间一长,巴菲特几乎没有什么收入,他不免有些气馁。
不过,巴菲特在这段时间并非一无所获,他参加了卡耐基课程。
巴菲特首次接触卡耐基的书是在祖父欧内斯特的书架上,书名叫《如何赢得朋友及影响他人》,该书向读者传授了几十条为人处世的诀窍,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切勿轻易批评别人。巴菲特对这句话的理解最为深刻,因为他时常被别人批评。另外,卡耐基还总结了很多交往诀窍:自己的名字是所有声音中最好听的,人人都喜欢被肯定,做错事一定要坦白……这些知识都被巴菲特牢牢记在脑中,而他也深知只有在实践中运用才是真的懂了。
巴菲特在高中时代,就将卡耐基传授的一些社交小技巧运用到实践中。他因此结识了不少朋友并成为高尔夫球队的一员,在大学时代结交了更多的朋友。不过,当时的巴菲特学到的知识比较粗浅,和进入社会之后所需要的社交技巧不大相同。
巴菲特在一次上班的路上,看到卡耐基培训的广告,他认为自己有必要参加,因为这会让他更能赢得客户的欢迎和信任。另外,那时候正是他和苏珊热恋的时期,他觉得学习社交技巧有助于提升他的恋爱技能。于是,巴菲特将美元交给教练沃利·基能,还开玩笑地说在他改变主意之前将钱赶快拿走。
当时参加培训的有30人左右,他们都和巴菲特一样对社交充满恐惧,他们不敢说出自己的名字,也不敢和别人讲话。很快,沃利发给每个学员一本有关演讲的书并鼓励他们认真学习,以克服在社交中的障碍。巴菲特对卡耐基课程有一句精妙的点评:参加培训不是为了让自己在演讲时膝盖不发抖,而是让自己在膝盖发抖的时候还能继续演讲。
巴菲特对沃利教练的印象深刻,因为他只和学生见了一次面就记住了所有人的名字,而且他所传授的培训知识真的让巴菲特在人际交往、演讲对话等方面都有了明显进步,提升了巴菲特的讲话推销能力,使他逐渐争取到了更多客户的信任。当然,他和苏珊约会的时候,也更加放得开,一改之前的语无伦次,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口若悬河、幽默风趣的翩翩君子形象。有意思的是,卡耐基课程有一个奖励机制:假设有人用课上的训练完成一件不容易办到的事,就能获得一支铅笔。巴菲特求婚成功当天得到了这个奖励。
在巴菲特看来,参加卡耐基课程是他进行得最成功的一次投资。因为巴菲特此时已经意识到他的失败不是专业领域的失败,而是在人际交往上的失败。他自己也承认害怕在公众场合演讲,但这是一个经纪人必须改掉的缺点。通过卡耐基课程,巴菲特逐渐克服了恐惧感,距离成功更近了一些。
巴菲特在父亲公司里做投资推销员时,还应邀到奥马哈大学当临时老师,向学生们传授投资学原理,一连教了几个学期。那时候,巴菲特的经济状况不太好,加上工作操劳导致他瘦弱得像一个高中生,然而他的学生却是年龄在三四十岁、受过高等教育、拿着高薪的中年人。这些人大部分是医生,当他们第一次见到巴菲特时都笑了出来,因为巴菲特穿着邋遢随便,长相稚嫩,也没有什么气场,竟然要教授他们投资学原理,很多人觉得自己被学校骗了。
巴菲特没有因为学生们的不屑而怯场,他不顾台下的笑声,开始正式授课,将他积累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通过精妙的语言传递给学生。两分钟过去了,刚才还在哄笑的学生渐渐集中了注意力,他们忽然发现这位年轻的老师有着和外表不相匹配的知识储备。他们用虔诚的态度听着,如同在听牧师布道一样。
在课间,学生们总是想从巴菲特口中得知有关股票的内部消息,然而巴菲特从来都是保持缄默。因为他认为学生在经纪人那里打听的信息并不可靠,会让人们高度紧张,而且越是这一类的消息在传播时越容易被夸大其词,反而会误导投资者。尽管说得如此通透,学生们还是绞尽脑汁向巴菲特讨教对某一只股票的看法,甚至还有一名女学生用哀伤的口气对巴菲特唱着自己编的歌曲:“亲爱的交易——商业专家呀,你听到我们的哭泣了吗?为什么呀,你从不告诉我们你到底买了啥?”对于这样让人哭笑不得的恳求,巴菲特依然不会心软,拒绝回答任何关于股票的问题。
在哥伦比亚大学念书时,巴菲特就从恩师格雷厄姆身上学到了如何讲授知识的能力和技巧。他总会在枯燥的理论中加入一些有趣的小故事,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课堂效率。一次,有学生问他,华尔街的致富秘诀是什么。巴菲特听了以后,故作神秘地让学生们将所有门窗紧闭,大家顿时来了兴趣,巴菲特却说:“在华尔街致富的秘诀就是走钢丝。”学生们听得云里雾里,无法理解“走钢丝”和投资有什么关系。就在这时,巴菲特解释说:“在华尔街致富的秘诀就是在贪婪和恐惧之间走钢丝——在别人恐惧时贪婪,在别人贪婪时恐惧。”
听了巴菲特的解释,学生们这才如梦初醒,他们明白巴菲特所说的就是反其道而行之的投资原则。巴菲特这种风格独特的授课方式让学生们越来越喜欢他,甚至在毕业多年之后还记得他在课上讲授的内容。
巴菲特上课的时候喜欢站在讲台上,保持着一个很别扭的姿势:右手臂弯曲着,肘部抵着胯部,右手托着下巴,那样子像是在打电话似的。过一会儿,他还会用左手去抓住右肘,好像害怕右肘从他的胯部滑落下去。在授课的时候,巴菲特的视线始终投放在学生们的头顶,仿佛不敢和学生们交流眼神。虽然他的讲课姿势别扭,不过他总是情绪高昂,学生们在课堂上兴趣颇浓。后来,当学生们深入了解他以后,明白这位老师只是看起来心不在焉,其实讲述每一句话都是非常认真的。
西班牙教师伊丽莎白·察思,曾经和在IBM任职的丈夫去奥马哈大学学习巴菲特讲授的投资学原理课程。她认为巴菲特是一个有特点的老师,看似对很多事情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