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公元前年,秦始皇在咸阳宫设宴请客,君臣吃肉喝酒吹牛逼,非常开心,突然博士淳于越站出来说:
“周朝享国千年,主要原因是封功臣子弟为诸侯,有什么事可以拉一把,像您这样大权操于一人之手,连亲密战友都没有,恐怕不是长久之计啊。”
平心而论,淳于越的话没什么问题。
后来秦国各地揭竿而起,分散在郡县的武装力量,基本不能组织有效的抵抗,最终形成分崩离析的局面。
如果和西汉初年一样,在关东六国故地分封诸侯国,肯定能把起义扑灭在萌芽,或者说压根就没有起义了。
但是灭六国短短8年,秦始皇意气风发,根本不愿意听淳于越的话,而且丞相李斯劝他:
“上古三代不足以效法,学者们重新提出分封的事,不过是借古讽今,甚至是用舆论裹挟国家。不如把乱七八糟的书都烧了吧,只有如此,才能统一大秦人民的思想。”
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史记·秦始皇本纪》。
秦始皇同意了。
随后的一个月里,从夏商周流传下来的书,大部分都烧掉了,只在咸阳留下一套专供学者研究的书籍,以及秦国史官写的史书。
至于普通黔首,敢谈论《诗经》、《尚书》和诸子百家,马上抓到闹事斩首。
秦始皇为了国家长久,有自己的一套焚书逻辑,但是焚书差点断掉中国文明的根基。
如果没有书籍里的知识和故事,人民的精神世界就是一片空白,那些“自古以来”的东西,又在何处?
书籍传承文明,而文明塑造国家。
秦始皇站在历史的转折点,想和以前的时代彻底割裂,按照自己的方式重塑中国,却以简单粗暴的手段,几乎毁了中国。
他发出多大的力道,就要受到多少反作用力,从没有人能跳出历史的规律。
求仁真的未必得仁。
不过秦始皇没有走极端,起码给中国文明留了一套备份。
直到7年后,项羽带着40万诸侯大*进入咸阳,不仅屠了秦国王室,还放了一把大火烧咸阳,秦始皇copy的多座六国宫殿、70万人劳动尚未建成的阿房宫、中国仅存的一整套书籍,全部付之一炬。
居数日,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史记·项羽本纪》。
项羽望着三月不熄的大火,感觉非常解恨。
他才26岁,刚把头发梳成大人的模样,就有破敌灭国的成就,怎么可能不骄傲。
可项羽的骄傲,让中国文明再次遭受劫难,和秦始皇焚书不同的是,这次再也没有备份了,那个已经成体系的中国文明,在咸阳的大火里烟消云散。
可以说,年前的中国,第一次处于最危险的时刻,稍有不慎,中国文明便彻底断代了:
我们说起女娲补天、大禹治水的典故,都像虚无缥缈的神话故事一样,根本没有任何东西能证明,我们说的是对的。
这种没有辉煌历史和伟大文明的国家,又如何让人发自内心的骄傲?
二、
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
年前的书是奢侈品,很多学问高深的人,一辈子也只能读几本书,和现在畅销书烂大街的时代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于是在秦始皇焚书的时候,很多学者舍不得烧掉视若生命的书籍,便冒着生命危险藏书。虽然一不小心就被斩首,但他们还是做了。
在古代学者看来,书比命重要。
秦国博士伏生,便利用职务之便,把竹简写的《尚书》装满一车,带回山东济南故乡,藏在房间的墙壁里,等待将来重见天日。
4年后,陈胜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天下大乱,齐国田氏的人起兵复国,自封为王侯将相,乱成一团。
随后项羽分封诸侯,第一个起兵反叛项羽的,也是齐国田氏,于是项羽挥师北上血洗山东,不论贵族或者平民,一律坑杀,甚至放火烧城池房屋,然后俘虏妇女到*中凌辱。
遂北烧夷齐城郭室屋,皆坑田荣降卒,系虏其老弱妇女。徇齐至北海,多所残灭。齐人相聚而叛之——《史记·项羽本纪》。
不知项羽是不是命里缺火,怎么到哪都要放火......
在这场史无前例的大乱世里,山东济南是重灾区,伏生在故乡活不下去,便带着老婆孩子到处流浪,躲避一场又一场的兵灾。
等刘邦平定天下,山东先后成为韩信、刘肥的封国,伏生才回到故乡。
公元前年,汉惠帝废除秦始皇颁布的“敢有挟书者族”的命令,允许民间自由传播《诗经》、《尚书》等典籍,这才给中国文明的传承打开一条缝隙。
短短12年时间,早已物是人非。
伏生扒开曾经藏书的墙壁,发现大部分竹简都坏了,要么被老鼠和虫子啃噬,要么自然腐败,那些写在竹简上的文章,也拼凑不起来了。
伏生苦心孤诣的整理,才抢回29篇文章,这就是流传到现在的《尚书》底本。
秦时焚书,伏生壁藏之。其后兵大起,流亡,汉定,伏生求其书,亡数十篇,独得二十九篇,即以教于齐鲁之间——《史记·儒林列传》。
当时中国各地都有伏生一样的人,他们从地窖、墙壁、荒野、祖坟里,翻出埋藏多年的竹简,重新整理出残缺的典籍。
虽然大部分都找不到了,但有总比没有强,要是再过20年,伏生这代人都去世了,再也没人记得竹简藏在何处,中国文明才真的断了。
我们之前说秦始皇差点毁了中国,就差在这一点,好在仁弱的汉惠帝、护书如命的伏生等学者,帮中国接上差点断掉的文明脉络。
天下太平,自然要追求文治。
当初刘邦入咸阳的时候,犹如暴富的屌丝,什么都不管,直接跑到秦宫搂美女喝美酒逍遥度日,樊哙和张良怎么劝都没用。其他将领也觉悟不高,都在趁机捞好处。
唯有萧何不喜欢财富,反而命令士兵封存秦国府库,抢到秦国用多年积累的户口、田亩、*令等文书档案。
以后几年时间,萧何带着这批档案南下汉中,接着又回到关中。
汉朝平定天下以后,萧何给刘邦营造未央宫,顺便在未央宫附近建造石渠阁,用来存放秦国的文书档案,其实就是个初级图书馆。
和伏生回乡、萧何造石渠阁陆续进行的是,汉朝*府开始广开献书之路,号召家里还有藏书的学者,抄一份给朝廷,或者直接到长安讲学。
这件事从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一直做到汉成帝,持续近年,而汉朝*府收集来的藏书,就放在未央宫旁边的石渠阁。
汉朝君臣在石渠阁讲经论道,谈论治国*策和学术,而且司马迁写《史记》,也是读遍石渠阁藏书才写的。
可以说是石渠阁成就了汉朝的文治武功。
经过近年藏书,石渠阁的典籍堆积如山,中国文明才稍微恢复元气。但是有些东西,永远消失在项王的烟火里,再也找不到了。
三、
随后千年,中国文明始终在毁灭、重聚的轮回中曲折前进。
西汉末年王莽篡位,起义*攻入长安,汉朝用年恢复的石渠阁典籍,基本毁于战火。
东汉用年时间重新恢复典籍,又在三国前夕、董卓迁都长安的时候,和洛阳城一起烧毁。那些流落民间的布帛书籍,也被*人抢走做成布包,用来装零碎东西。
曹操扫平中原,重新整理典籍。
他知道学者蔡邕藏书很多,女儿蔡文姬肯定知道不少,便在赎回蔡文姬之后,让她把读过的书写出来。
蔡文姬告诉曹操,蔡邕确实留下卷书,但是都丢了,现在只记得卷。
曹操也没办法,那就写下来吧。
经过曹魏和西晋整理,中国典籍恢复到3万卷,但是西晋末年爆发五胡乱华,这些书又毁了,东晋迁都江南,只剩下卷。
南北朝的时候,别看南朝四国的武力不行,文治却繁荣的一塌糊涂。
经过百年重新收集,谢灵运写了《四部目录》,共记录典籍卷,到梁元帝时国家藏书14万卷,可谓前无古人。
然而侯景造反杀入建康城,只剩下卷。
而北方渡过混乱年代之后,有了稳定的*权,也开始重聚典籍恢复文明,隋炀帝时代达到恐怖的37万卷书。
倒不是中国的书突然变多了,而是隋炀帝担心典籍失散,每部典籍写了50个副本。
但是隋炀帝的苦心,被隋末乱世给毁了,只留下洛阳的8万卷。
就这,也没保住。
李世民在“虎牢之战”后攻克洛阳,准备用船把8万卷书运回长安,却在河里触碰暗礁,这些书几乎都翻到河里去了,留存下来的不足20%。
李世民登基,唐朝进入上升阶段,魏征等人开始收拢典籍,要么从民间买书,要么请学者背诵,到唐玄宗开元年间,恢复到50卷。
紧接着就是安史之乱,散亡殆尽。
晚唐重新收集到卷,在*巢之乱的时候,和长安城一起毁于战火。《旧唐书》里的记载非常凄惨:
尺简无存、所传无几、平时载籍世莫得闻。
此后北宋重新收集,毁于“靖康之耻”,南宋再恢复文明,毁于蒙古入侵。从秦始皇焚书到蒙古入侵,明朝胡应麟称为“十厄。”
国兴书聚,国亡书散,中国文明的命运基本如此。
承载中国文明的典籍不断消散,却又不断重聚,很多典籍都消失不见了,但那些中国文明的核心如《论语》、《孟子》、《史记》、《汉书》等典籍,却经过无数劫难,最终流传下来。
历经三灾九劫,中国文明历久弥坚。
时间进入明朝,朱棣做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造反成功的藩王,决定做出前无古人的业绩来洗白,便想修一部巨著造福万代。
他命令谢缙主持编纂一部大典,要求是包括炎*以来的经史子集和天文、地理、医卜、技艺等等。
总之一句话,把中国能找出来的书都编进去,保存中国文明。
经过4年的努力奋斗,累计学者参加编纂,终于在年定稿,朱棣赐名为《永乐大典》。
《永乐大典》共卷,册,汇集古今图书7、8千种,可以说是明朝以前的文明总结。
朱棣估计,只要中国有《永乐大典》,文明就不会断了吧。哪怕遇到兵荒灾祸,谁能把《永乐大典》毁了不成?
朱棣想的太简单了。
中国历史上毁掉的典籍近百万卷,可能一场大火,就能毁掉一个王朝几百年的努力,中国文明无数次走在毁灭断代的边缘,能连续不断的走到明朝,已经是天佑中国了。
区区一部书,在历史的洪流面前又算什么?
而且《永乐大典》还有一个致命的问题,就是只有一部“永乐正本”,没有任何备份,稍微出现意外,朱棣和三千学者的心血便付之东流。
直到嘉靖末年,高拱和张居正才选出名写手,开始抄录副本,足足用了5年时间,《永乐大典》才抄录完毕。
但是后来《永乐大典》的正本突然消失了,有人说是给嘉靖陪葬,顾炎武说是全部丢了,到底怎么回事,现在都没人能搞明白。
等什么时候开启嘉靖皇帝的永陵,说不定才能知道事情的真相。
而副本也在不断丢失,到清朝乾隆年间,只剩下多册,另外多册已经找不到了。
年,安徽学*朱筠上书乾隆皇帝,请求恢复丢失的《永乐大典》,用官话说就是辑佚。
乾隆皇帝正处于“盛世”阶段,没理由不同意。
于是乾隆皇帝命令,将所辑佚书与各省所采及武英殿所有官刻诸书,统统汇编到一起,赐名为《四库全书》。
20年后《四库全书》完成,共收录书种、多卷、册,共分为经史子集四部,是中国有史以来最丰富完备的大典,属于中国文明的集大成者。
很多人觉得,编纂《四库全书》的时候毁掉00卷书,而且还在书里修改史料,根本没什么可吹的。
其实这件事也要分别来说。
乾隆皇帝确实修改了很多史料,也毁掉很多书,这是板上钉钉的黑点,他跳进*河也洗不清。
但是《永乐大典》流传到光绪年间,只剩下可怜的册,很多典籍都失传了,如果没有《四库全书》的话,中国文明就是散乱的、没有主线的,再加上面临白人入侵的年代,很多东西就接不起来了。
乾隆皇帝和《四库全书》确实有问题,但有书总比没有强。
《四库全书》完成以后,乾隆皇帝命令建立紫禁城文渊阁、沈阳文溯阁、圆明园文源阁、承德文津阁、扬州文汇阁、镇江文宗阁和杭州文澜阁,分别珍藏这套大书。
至此,中国文明有了7个备份,除非亡国灭种,否则总有崛起的一天。
四、
在治乱循环的古代中国,除了国家定期整理恢复典籍,民间藏书也特别流行,正是一代又一代的“伏生”们,在朝廷之外保存了中国的文明。
到了清朝末年,中国有四大藏书楼:海源阁、皕(bi)宋楼、铁琴铜剑楼、八千卷楼。
海源阁源自钱谦益的绛云楼,后来绛云楼失火,剩下的书被述古阁和汲古堂收藏,进入清朝又归于徐、季两家,再往后归于乐善堂,乐善堂主人犯案被杀,藏书大部归于海源阁。
其中宋元珍本有部,明清本种,总藏书20万卷。
皕宋楼兴起于同治年间,收集了十几家破产藏书家的藏品,数十年积累了15万卷书。
铁琴铜剑楼源自清朝初年。
*丕烈等藏书家破产后,书籍大部分被艺芸书舍收走,清末太平天国和捻*起义,艺芸书舍破产,藏书一部分归于海源阁,一部分归于铁琴铜剑楼。
此外又收了“宋元珍本甲于吴中”的恬裕斋,铁琴铜剑楼的藏书达数十万册,足以和海源阁分庭抗礼。
八千卷楼是最传奇的。
太平天国攻杭州的时候,文渊阁的藏书流落民间,藏书家丁丙、丁申兄弟抄底买书,基本买到文渊阁的精华藏书,其中就有册《四库全书》。
眼看文渊阁的《四库全书》要毁了,怎么办呢?
丁氏兄弟开始补书。
他们家是杭州土豪,本来就收藏了天一阁、绛云楼、艺芸书舍等数十家藏品,家中藏书无数,比《四库全书》收集的典籍都多。
于是在文渊阁重建之后,丁氏兄弟按照《四库全书》的目录,用7年时间,基本恢复文渊阁《四库全书》的原貌。
此后丁氏兄弟在八千卷楼之外,另外建了后八千卷楼、小八千卷楼,其一藏《四库全书》收录的书,其一藏《四库全书》没有收录的书,其一藏宋元明的珍本、善本。
三座八千卷楼,藏书超过20万卷。
中国文明典籍传到清末,和朝廷恢复典籍一样,已经出现越来越集中的趋势,这四座藏书楼几乎收藏了最精华的部分。
那就有个问题,这数十万卷书都去哪里了?
其实都归公了。
清末民国重起战火,再加上洋人侵略中国,导致中国的小农经济破产,以土地为经济基础的地主,几乎都没有实力继续藏书了。
年,皕宋楼的陆家破产,藏书以10万元的价格,卖给日本财阀,当时的人都骂陆家子孙是败家子。
有了这个教训,不仅国家*府开始收购私人藏书,民间藏书家们也愿意卖给国家,而有些品行高洁的学者,甚至直接捐赠给国家图书馆。
不为别的,能维持生活又保存文明,何乐而不为?
在这种大背景下,包括四大藏书楼在内的民间藏书,开始向国家图书馆汇聚。
海源阁的藏书经过几次劫难,一部分卖给北京图书馆(现中国国家图书馆),一部分捐给山东图书馆,还有一部分被国府带到台湾。
年,两江总督端方成立江南图书馆(现南京图书馆),为了防止古籍外流,把八千卷楼的藏书全部买来,藏入公立的江南图书馆。
铁琴铜剑楼的藏书散落不少,剩下的全部进入北京图书馆(现中国国家图书馆)。
这四大藏书楼的书,凡是有条件的,都归国家了。
而其他藏书丰富的学者,或卖或捐,基本也都归于国家所有。
9年梁鼎芬去世,其子捐献箱书给广东省立图书馆。年梁启超去世,4万册书永远寄存北京图书馆。
年傅增湘去世,双鉴楼藏书捐赠北京图书馆、四川大学图书馆。
年潘世兹从香港运回家传的宋版珍本,捐献给北京图书馆。
其他如天一阁、嘉业堂、玉海楼、五桂楼等私人藏书楼,都在新中国成立后,将私家藏书捐献给国家图书馆。
百川归海,万卷归国。
自秦始皇和项羽焚书起,承载中国文明的典籍,经过年不断的毁灭重聚,终于在官方层面以《四库全书》的形式总结,民间层面以捐献归公的结局落下帷幕。
五、
全世界都有一个疑问:中国文明为什么能够延续年,从来没有间断过?
其实中国文明面临很多次劫难,每次都是命悬一线,稍有不慎便会文明中断,从此不知祖先的丰功伟绩,也不知道自己从何处而来,和印度同病相怜。
但中国有一个优秀传统:珍惜典籍。
不论是历朝历代不断重修经典,还是伏生等学者以死护书,或者明清地主私人藏书数十万卷,都在最大限度上保存了中国典籍。
不管他们各自有什么目的,起码中国文明的载体是守护住了。只要其中有人偷懒,中国就不是现在的中国。
可他们历经数千年,却不约而同地做出相同的选择。
这就是烙印在中国人骨子里的基因:
书在、人在、国就在。
哪怕是国破家亡、哪怕是神州陆沉,只要有一个人、一本书,这个国家就没有亡。
而这些典籍流传至今,我们才能知道来自何处,未来将去向何方。
《典籍里的中国》有句话说的非常好:
华夏为何一体?
自古就是一体。
正是伏生、曹操、蔡文姬、谢灵运、李世民、朱棣和丁氏兄弟等无数护书人的努力,我们才有资格说出“自古就是一体”这句话。
而有书有人有国,才成就了中国文明年不朽,并且继续传承下去。